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示柴也愚居士书

法名智韬)

人皆可以为尧舜,人皆可以作佛。唯圣罔念作狂,唯狂克念作圣。迷则佛即众生,悟则众生即佛。循是以求,其机在我。

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人人都可以作佛。可作圣人的心若不省察觉照失去正知正觉,就成为昏愚狂人;狂妄愚昧的人如能省察觉照来克服邪念,就能成为圣贤。迷惑了则佛即是众生;觉悟了则众生即是佛。遵循这些道理来探求,其中的关健在我自己。

固宜上慕诸圣,下重己灵。战兢惕厉,愤志修持。敦笃伦常,恪尽己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夙兴夜寐,无忝所生。

固然应该要向上仰慕诸位圣贤,向下注重自己的性灵。战战兢兢地自我警惕与勉励,发愤励志地修持。崇尚注重伦理纲常,谨慎恭从竭尽自己的本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早起晚睡地去做,不要玷辱生养你的父母。

能如是者,则为贤为善,不至玷污天地。再加以生信发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以期亲证本具佛性,圆成无上菩提而后已。

能够如此的话,那么成为贤人,成为善人,不至于玷污天地。再加上生信发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以期亲证本具佛性,圆成无上菩提而后已。

大丈夫生于世间,若不识大体,徒知饮食男女之嗜欲,声色货利之贪求,与诸异类,有何分别。忍令以可以为尧舜,可以作佛之资,作长劫轮回于六道,备受众苦之据,可不哀哉。

大丈夫生在世间,如果不知道人生的大义,只知道饮食男女的嗜欲,声色货利的贪求,与那些畜生道的众生,有什么分别。竟然忍心将这个可以成为尧舜,可以作佛的资质,作为长劫轮回在六道,备受众苦的依据,不是很悲哀吗?

汝既发心皈依三宝,当以念念对治烦恼习气为本。闲邪存诚,克己复礼。改恶修善,敦伦尽分。精修净业,自行化他。俾内而父母,兄弟,妻子,眷属,外而亲戚,朋友,乡党,邻里,同沐佛化,同成善人,则可不虚此生此遇也。

你已然发心皈依三宝,应当以念念对治烦恼习气作为根本。防止邪念、心怀坦诚,约束自己、言行合礼。改恶修善,敦睦人伦、竭尽己分。精修净业,自行化他。使得内而父母、兄弟、妻子、家亲眷属;外而亲戚、朋友、乡亲、邻里,共同沐浴佛的教化,共同成为善人,就可以不浪费这一生,和这个际遇因缘了啊!

中庸云,人皆曰予智,驱而纳诸罟护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以其只知向外驰求,不知回光返照,故其害如此。若能反照自心,韬晦其智,以期自照,则便可学圣学贤,学佛学祖。必致生入圣贤之域,没登极乐之邦矣,此光为汝命名之大意也。

《中庸》说: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被驱赶到罗网陷井中,却不知道躲避。因为众生只知道向外面驰求,不知道回光返照内心,所以有如此的危害。如果能够回光反照自己的内心,收敛隐藏自己的光芒,希望向内观照自己,就可以学习圣贤,学习佛陀祖师。必会:在生进入圣贤的领域,死后登上极乐的莲邦啊!这是我为你所取法名的大意。

又唯圣罔念作狂,唯狂克念作圣。迷则佛即众生,悟则众生即佛。此四句,若不善会,或致妄生疑议。今为略释。

又:“唯圣罔念作狂,唯狂克念作圣。迷则佛即众生,悟则众生即佛。”这四句,如果不善加领会,或许导致妄生怀疑议论。现在大略解释一下。

初言圣,佛,皆约自心之本体而言,非已成圣成佛也。次言罔念,克念,迷,悟,乃约其人之逆顺操持而论。末言作狂,作圣,即生,即佛,乃约逆顺操持所得之效果而言。

最初说的“圣”,“佛”,都是针对自心本体来说,不是已经成圣成佛了。其次说的“罔念”,“克念”,“迷”,“悟”,这是针对这个人的违逆随顺的修持而说的。最后说的“作狂”,“作圣”,“即生”,“即佛”,这是针对违逆随顺的修持所得到的效果来说的。

倘不知初言圣佛,是约心之本体而说,则谓已成圣成佛者,又复会成狂成众生,则其害大矣。故不得不为汝略说之。余祈详读文钞,自可悉知。

倘若不知道最初说的圣、佛,是指自心本体来说,就认作是已经成圣成佛的话,又会再转成狂愚,转成众生,那么这个危害就很大了。所以不得不为你大略说明。其余请详细阅读《文钞》,自然可以全部知道。

 

< 学习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