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屈子建居士西归颂/张冕堂居士懿行颂/周母徐老太太懿行颂/张珊贞烈女颂

屈子建居士西归颂(民国二十)
佛心众生心,本体原无二。由迷悟因缘,非异而成异。倘肯背尘劳,兼持佛圣号。一得生西方,觉岸当亲到。

佛心与众生心,本体原本无二。由于迷惑觉悟的因缘不同,本来不异而成有异。众生倘若肯背弃六尘烦劳,兼执持阿弥陀佛圣号。一旦得生西方,觉岸必当亲自到达。

 

懿哉子建翁,宿根深复深。世善家托质,忠恕以居心。好义而轻财,亲疏等周赡。更有出格处,专以佛为念。

善哉!屈子建老先生,宿根深又深。出生在世代行善的家中,存着忠厚仁恕的心。好道义而轻财物,亲近或疏远的人都平等救济。他更有杰出不同寻常之处,是专门一心念佛。

 

净业已成熟,预知某时去。眷属咸一心,念佛以相助。故得承佛力,往生极乐国。遗相愈光华,人各称奇特。

净业成熟,预知时至。家中眷属全都一心念佛为其助念。所以得以承佛慈力,往生极乐国。他的遗相比生前更为光华,人人都称叹奇特。

 

末世诸行人,欲出生死阱。唯念佛一法,现生可入圣。撮举其大略,永贻诸后昆[1]。冀悉追先德,觐弥陀世尊。

末世诸位修行人,想要出离生死的陷阱。只有念佛这个法门,今生就可以进入圣人领域。撮举其中的大略,永远遗留给诸位后代子孙。希望大家都追慕祖先德行,都能觐见阿弥陀世尊。

< 学习笔记 >

[1]后昆:后代,后嗣。◇《尚书・仲虺(huǐ)之诰》:“以义制事,以礼制心,垂裕后昆。”(按照道义裁断国家事务,按照礼制管理人心,使丰厚的功业能传给后世子孙。)<

 

张冕堂居士懿行颂(民国二十)
猗欤冕堂公,乘愿而示生。当此弥天劫,海陆遍虎鲸。人民遭吞噬,发心为肃清。因兹入军界,以德训众兵。仁义为战具,因果作干城。

赞叹张冕堂先生!乘愿而来示生。在这个弥天杀劫,海中陆地遍满老虎鲸鱼的时代。人民惨遭吞噬杀害,他发心来清除祸害。因此进入军界,以德行训诲众位兵将。以仁义作为战斗的工具,用因果作为抵御的盾牌和城墙。

凡所驻扎处,来苏腾颂声。除暴安良善,宏法度有情。魔外既摧伏,佛日得照明。

凡是他的军队所驻扎之处,人民欢腾歌颂。除强暴,安良善,宏佛法,度有情。邪魔外道既已被摧伏,佛日得以照明。

厌武从文职,宓琴得常鸣。政简多闲暇,念佛有定程。指爪画三圣,精妙莫与京。凡有见闻者,心向极乐倾。

后来厌武从事文职,古琴得以常鸣。政务从简,多有闲暇,念佛有固定的课程。用指甲画出西方三圣,精妙无与伦比。凡是见者闻者,都心向极乐世界倾。

作佛心是佛,观经义深宏。世出世间事,一本于至诚。普愿各界人,闻风俱兴行。庶几从此后,天下常太平。

作佛心是佛,他将《观经》的义理深深宏扬。世间出世间的事务,完全本着至诚之心。普愿各界人士,听到他的德风都兴起随行。希望从此以后,天下常享太平。

 

周母徐老太太懿行颂(民国二十)
猗欤周母,宿有慧根。事亲抚弟,誉著乡村。
来归于周,相夫以仁。改革先业,慈德莫伦。
持家教子,经商善举。凡所筹画,悉合情理。
心存利济,财法并施。振恤开导,无微不至。
一生所积,收据盈箧。儒符大同,释契四摄。
二妃三太,高风未泯。爰书大略,贻范后人。

赞叹周母徐太夫人!宿世有慧根。事奉双亲,抚养弟弟,名誉传遍乡村。
嫁到周家,以仁德辅助丈夫。改革先人的事业,慈悲之德无等伦。
操持家务,教育子女,经营商业,行善积德。凡是她所筹划的事务,全都合情合理。
心中存着利益救济,财物佛法一并布施。赈济抚恤,安慰开导,无微不至。
一生的积蓄,变成一箱子的收据。在儒家,她的行为符合大同社会的标准。从佛法来说,她的行为契合四摄法。
皇娥、女英二妃,太姜、太任、太姒三太,她们的高尚德风没有泯灭。于是书写其中的大略,遗留轨范给后人。

 

张珊贞烈女颂
天地之正气,人当大展施。男女虽有异,此理固无差。以同具佛性,即所谓秉彝(yí)。但得善扩充,作圣由此基。

天地之间的正气,人应当大加施展。男女的形体虽然有差异,但这个弘扬正气的道理却没有差别。因为共同具有佛性,就是所谓的执持常道。只要能够善于扩充,这就是作圣贤的基础。

堪嗟近世人,欲以夏为夷。男女之范围,尽力弃靡遗。恋爱称高尚,贞节谓瑕疵。直欲举世人,与禽兽齐驰。

近世之人实在可叹,想要把华夏作为蛮夷。男女的本分范围,完全抛弃不顾。男女自由恋爱被称为高尚的行为,守贞节被认为是瑕疵。简直就是想让全世界的人,与禽兽一样作为。

伟哉张珊贞,矢死志莫移。既不蒙母谅,以翦而自剺(lí)。虽是农家女,足为闺阃仪。以身辅名教,可云大丈夫。其人虽已逝,贞德无泯期。

张珊贞,伟大啊!宁可死去也不改变自己的志节。既然不能得到母亲的谅解,就用剪刀自杀。虽然是一位农家女子,足以成为闺门的典范。以自身的刚烈行为辅助儒教,可以称为大丈夫。她虽然已经去逝了,但她的贞德却没有泯灭的日期。

惜未知佛法,终难出凡篱。果能生信愿,志心念阿弥。必蒙佛接引,往生七宝池。见佛闻妙法,渐进证菩提。尽未来际劫,常为天人师。

可惜她不知道佛法,终究很难出离生死的樊篱。果真能够生信发愿,志心称念阿弥陀佛。必定蒙佛接引,往生七宝莲池。见佛闻妙法,渐进修行证得菩提。尽未来际劫,常为天人师。

 

< 学习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