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海门汲浜(bānɡ)镇助念往生社缘起

(民国二十)

世间一材一艺,皆须大家互相资助,方能有成。故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1]。世间法尚如此,出世间法,何独不然。

世间的一种才能、一门技艺,都需要大家互相资助,才能有所成就。所以说:“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世间法尚且如此,难道唯独出世间法,就不是这样了吗?

须知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乃佛法中之特别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逆恶凡夫,亦可预入其中。

必须懂得,信愿念佛、求生净土,是佛法中的特别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等觉菩萨也不能超出这个法门之外;五逆、十恶的凡夫,也能预入这个法门之中。

一切法门,不到业尽情空,不能了生脱死,以唯仗自力故难。念佛法门,若具真信切愿,即可超凡入圣,以专仗佛力故易。一得往生,其所得之益,比业尽情空者,高超多多。

一切法门,如果不到业尽情空的地步,就不能了生脱死,因为只仗自力,所以就难;念佛法门,如果具备真信切愿,就能超凡入圣,因为专仗佛力,所以就容易。一旦得以往生,那么往生者所得到的利益,要比业尽情空的人,高出太多了。

此之法门,无论老幼男女,贵贱贤愚,士农工商,在家出家,皆应修持。不唯不碍一切职业,而且能助一切职业得易成就。

这个法门,无论老幼男女、贵贱贤愚、士农工商、在家出家,都应该修持。不仅不妨碍一切职业,而且还能辅助一切职业,容易得到成就。

凡念佛之人,务必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信愿坚决,求生西方。

凡是念佛人,务必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信愿坚决,求生西方。

以此自行,复以化他。俾内而家庭眷属,外而乡党亲友,同修此法,同求往生。其为功德,何能名焉。

不仅用这个方法自己修行,还要用来教化他人。使家里的亲人眷属,外面的乡亲、朋友,都共同修行这个法门,共同求往生。这样做的巨大功德,怎么能用语言来表达呢?

以故成惠民,与诸居士,组织一助念往生社,于本镇武圣庙。每月逢期,来此念佛。念毕,讲说净土法门之利益,与其修法,并临终助念之办法。

因此成惠民,和诸位居士,在本镇的武圣庙,组织了一个助念往生社。每月在规定的日期,来这里念佛。念完了,就讲说净土法门的利益,和净土法门的修行方法,以及临终助念的办法。

凡入社者,均当依之而行。其有社友,或非社友,请往其家助念者,当本大菩提心,开导病人,及与眷属。俾各依佛法,勿任凡情。

凡是入社的人,都应当依照这些方法来实行。如果有社友,或非社友,请大家前往他家助念时,大家应当本着大菩提心,开导病人,以及他的眷属。使每个人都依从佛法,不要随任自己的凡情去做。

开示之后,大家同秉一心以念,必期其亡者直下往生西方而后已。能成就他人往生,待至自己临终,必大有成就自己往生者,切勿以不关己而忽之。

开示之后,大家共同秉持一心来念佛,直到必定使家里的亡者直接往生西方为止。如果能成就他人往生,等到自己临终时,也必定有更多的人来成就自己的往生,千万不要认为事不关己就忽视(为他人)临终助念。

至于同社念佛道友,平常当与家中眷属,说其临终助念之利益。与预先洗澡,换衣,并对之哭泣之祸害。

至于同社的念佛道友,平常就应当向家中的眷属,说明临终助念的利益,和预先洗澡、换衣,并对病人哭泣的祸害。

当请一本饬终津梁[2],令其详知。迨至父母,或余眷属,临欲命终,家中眷属,同为念佛,令彼心存正念,随佛往生。并请社友,为其助念。此时一发千钧,关系甚大。

应当请一本《饬终津梁》,令他们详细了解(助念的注意事项)。等到父母,或者其他眷属,快要命终时,家中的眷属,就共同为他念佛。使他心存正念,随佛往生。并且邀请社友,也来为他助念。临终这个时刻一发千钧,关系非常大。

当将丧祭种种虚华之费,移于此时用之。当将哀毁[3]尽孝之诚,移于为亲念佛。须令眷属,悉听社友指导,切不可狃(niǔ)于习俗,以误大事。

应当把之后用于丧祭的种种虚华的花费,移到临终助念的这个时候来用;应当把哀毁尽孝的诚心,转移成为父母念佛。必须让眷属,都听从社友的指导。千万不能被世俗习惯所拘束,从而耽误父母的往生大事。

孟子谓,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唯送死可以当大事[4]。况临终能以念佛相助,则正念昭彰,随佛往生。成就亲往生,即是成就亲作佛。凡作佛者,必度无量无边众生。世间尽孝之事,尚有大于此乎。

孟子说:“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唯送死可以当大事。”更何况父母临终时,还能用念佛相助,那么他们就会正念昭彰,随佛往生。成就父母往生,就是成就父母作佛。凡是作佛的人,必定会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世间尽孝的事,还有比这更大的吗?

是宜竭尽吾诚,而极力助之也。倘或狃于习俗,不以成就正念为事。或预为洗澡,换衣,一经触动,心已纷动,若或疼痛,必生瞋恚。

所以应该竭尽自己的诚心,来极力帮助父母往生。如果被世俗习惯所拘束,不以成就父母往生正念为事。或许就会预先为他们洗澡、换衣,那么一经触动,父母的心念就纷乱扰动了。如果疼痛,父母必定生起瞋恚心。

若或哭泣,必生恋爱。纷动,则正念已失,莫由往生。瞋恚,则或致堕落毒虫之类。恋爱,亦属生死根本。人非病狂,谁忍以行孝之愚诚,坏亲正念,令其失了生脱死,以至成佛之巨益,致堕三途恶道,及常劫轮回之极苦乎。

如果对父母哭泣,父母就必定生起贪恋心。如果心念纷动,那么正念已失,就没有办法往生了;如果起瞋恚心,那么或许会导致堕落成毒蛇蝮蝎之类;如果起贪恋心,也是生死的根本。一个人如果不是发疯了,谁忍心用自己行孝的愚诚,来破坏父母往生的正念,使他们失去了生脱死,以至成佛的巨大利益,导致他们遭受这种堕落三途恶道,以及常劫轮回六道的极端痛苦呢?

此之行孝,与罗刹女爱人何异。罗刹女谓所吃之人曰,我爱汝,故吃汝。愿一切孝子贤孙,及诸仁慈眷属,同随顺佛度众生之心,切勿与罗刹女之爱相同。则亡者存者,通皆得大利益矣。

这样的行孝,和罗刹女爱人的方式还有什么差别吗?罗刹女对将要被她吃掉的人说:“我爱汝,故吃汝。”希望一切孝子贤孙,以及诸位仁慈的眷属,都共同随顺佛度众生的慈悲心,千万不要和罗刹女的爱相同。那么,亡者、生者,就全都能得到巨大的利益了。

 

< 学习笔记 >

[1]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各种技艺工人,在各自的专业场所,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才能成就事业;君子必须通过求学,才能成就君子之道。语出《论语・子张》。

[2]饬终津梁:亦作《临终须知》。李圆净居士编,印祖鉴定。(《印光法师文钞嘉言录》也为李居士所编。)

[3]哀毁:亲人去世之后因悲伤异常而毁损其身。

[4]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唯送死可以当大事:养父母不足以称为大事,只有送终加礼才可称为大事。语出《孟子・离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