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募修苏州报恩寺报恩塔缘起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作佛,是名正因,此属性德,亦本觉也。虽有正因,若不闻佛法,则如宝在藏中,珠系衣里,由不知故,枉受贫穷。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作佛,这叫做正因,属于性德,也就是本觉。众生虽然有正因,但是如果不能听闻到佛法,那么就像珍宝封存在库房中、宝珠缝在衣服里,由于不知道的缘故,所以白白遭受贫穷。

既闻佛法,知佛是已成之佛,我及一切众生,皆是未成之佛。从兹修戒定慧,断贪瞋痴,返妄归真,背尘合觉,是名缘因,此属修德,亦始觉也。

听闻了佛法之后,知道佛是已成就的佛,我以及一切众生,都是尚未成就的佛;从此以后修戒定慧,断贪嗔痴,返妄归真,背尘合觉,这叫做缘因,属于修德,也就是始觉。

修德功深,性德体显,方知从昔已来,承正因佛性之力,行种种背性之事,受种种幻妄之苦,犹如暗室触宝,反受损伤。

修德的功夫深,性德本体方才显现,才知道从古以来,承借着正因佛性的力量,却做种种违背佛性的事,遭受种种幻妄的痛苦,就像在暗室里触到宝物,反而受到宝物的损伤。

今已亲见本有佛性,则昔本不失,今亦无得,全妄即真,全修即性,是名了因,乃性修双融,始本合一也。凡佛所说一切大小权实法门,无非令众生亲证乎此而已。

现在既然已经亲自见到了本有的佛性,那么过去这个本性并没有失去,现在也没有得到,全妄即真,全修即性,这叫做了因,正是性德、修德双融,始觉、本觉合一。凡是佛所说的一切大、小、权、实法门,无非是为了让众生亲证这个佛性而已。

然众生根有利钝,职有亲疏,难以普益。故以建立塔庙,庄严法相,鸣钟击磬,扬拳竖拂,为助发入道之缘。

但是众生的根机有利有钝,职分有亲有疏,很难普遍利益。所以用建立塔庙、庄严法相、鸣钟击磬、扬拳竖拂(指禅宗接引来机,指归向上的种种方式),来作为帮助和启发众生入道的因缘。

而古人每于大聚落处,建大塔庙者,以期见者闻者,纳佛种于八识田中,后来必至亲证觉道,非徒为壮观瞻也。

而且,古人常常在大城镇,建立大塔庙的原因,正是希望可以让见者、闻者,把佛种纳入八识田中,将来必定会亲证觉道,而不止是为了让人看起来壮观悦目。

苏州报恩寺者,乃三国吴主孙权,为报母恩所建,原名通玄寺。至梁武帝中大通四年重修,僧正慧建十一级宝塔,备极庄严。

苏州报恩寺,是三国吴主孙权,为报答母恩所建的,原名通玄寺。到了梁武帝中大通四年重修,僧人正慧建了十一级宝塔,极其庄严。

隋文代陈,为吴令孙宽所废。唐初,僧慧頵(jūn)重建。玄宗开元二十六年,诏天下州郡各建一大寺,以开元为额,遂改名开元寺。

隋文帝灭陈时,被吴县令孙宽所废。唐朝初年,僧人慧頵重建。玄宗开元二十六年,诏天下州、郡各建一座大寺,用开元二字作为寺额,于是改名开元寺。

中有金铜玄宗像,昭宗大顺间,为淮西贼孙儒焚毁。后唐同光三年,吴越王钱镠(liú),另建开元寺于盘门内瑞光寺旁,以晋愍帝建兴元年,由海浮来之二石佛,修无梁砖殿以供之。

寺中有鎏金铜铸玄宗像,唐昭宗大顺年间,被淮西贼寇孙儒焚毁。后来,唐同光三年,吴越王钱镠,在盘门内瑞光寺旁另建开元寺,并在寺内修建无梁砖殿,把晋愍帝建兴元年,从海上浮来的两尊石佛,供奉在里面。

吴越王钱镠,自唐僖宗时,征黄巢,平董昌,尽忠唐室。昭宗时封王,所辖吴越,法道大兴。五代之世,唯吴越最为安靖,以数世信佛,绝无苛政所致。

吴越王钱镠,从唐僖宗时开始,征讨黄巢,平灭董昌,尽忠唐室。唐昭宗时被封王,所管辖的吴越地区,佛法大兴。五代十国时,只有吴越最为安宁太平,这都是因为吴越王几世信佛,绝对没有苛政所导致的。

至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尽献所辖之地于宋。此八九十年,于佛于儒,均有莫大之关系焉。当五代周显德间,钱王于故开元寺基,重建寺,移支硎(xíng)山报恩寺额于此,为报恩寺之所由名也。

一直到赵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钱王将所辖的全部土地献给宋朝,这八、九十年太平的维持,与历世钱王倡导佛教、儒教,都有莫大的关系。在五代时的周显德年间,钱王在旧的开元寺地基上,重建寺院,并把支硎山报恩寺的匾额移到该寺,这就是报恩寺名称的由来。

至宋神宗元丰间,重修寺塔,苏东坡舍铜龟以藏舍利。自后兴衰,不一而足。明万历初,塔寺复毁,由僧性月任兴复,适如金至,性月悉委任之。金广谈因果,显大神力,致檀施云集,阅九年而竣功。

到了宋神宗元丰年间,重修寺塔,苏东坡施舍铜龟用来储藏舍利。此后的兴衰,不一而足。明朝万历初期,塔寺再次毁掉,由僧人性月担任恢复的工作,正赶上如金法师来到,性月法师就全权委托给他。如金法师广谈因果,显大神通力,使檀越施主云集,经过九年才竣功。

清康熙五年,一源法师,欲为重修。适太傅金文通公[1]告老居家,因劝倡修,遂得大逾前规。道光十六年,邑绅潘梅溪,独舍巨资,俾得一新。

清朝康熙五年,一源法师,想要重修。正赶上太傅金文通公告老居家,一源法师就劝说他来倡导重修,于是才得以恢复,并且大大超过了以前的规模。道光十六年,乡绅潘梅溪,单独施舍巨资,使寺院维修焕然一新。

光绪二十四年,敏曦老法师莅苏,邑绅以报恩寺塔颓败,欲仗德望恢复,请为住持。法师许之,未及开工而寂。

光绪二十四年,敏曦老法师莅临苏州,乡绅们认为报恩寺塔颓败不堪,想要依仗老法师的德望来恢复,请他老人家作住持。老法师答应了,但是还没等到开工就圆寂了。

法徒咏荷公,极力担当,令徒孙昭三公辅弼之。祖孙二人,竭力监督,功甫及半,而咏荷公殁,时在光绪三十一年。

他的法徒咏荷法师,极力担当起修建工程,并让徒孙昭三法师辅助他。祖孙二人,竭力监督管理,工程才进行到一半,咏荷法师就往生了,当时是光绪三十一年。

昭三公接住持,惨澹经营,至次年,俾九级浮图,及各殿堂,悉皆完整。迄今又三十余年,风雨摧残,木朽瓦裂。

昭三法师接任住持,惨淡经营,到了第二年,才使九层佛塔,以及各殿堂,全都维修完整。到现在又过了三十多年,风雨摧残,木朽瓦裂。

今年五月中旬,塔巅第八层陵角,忽然崩堕。由上至下,层层受损,若不急修,则后难收拾矣。

今年五月中旬,塔顶的第八层陵角,忽然崩堕。由上至下,层层受损,如果不赶紧维修,那么以后就很难收拾了。

昭三公持志书来,并说现状,拟即募修,祈不慧撰一缘起。恳祈十方宰官长者,善信人等,发菩提心,行方便事,舍不坚之资财,培无尽之福德。

昭三法师于是拿寺院的《报恩寺志》来找我,并说明现状,打算募捐维修,祈请我撰写一篇缘起。来恳切祈求十方的官员、长者、善信人等,发菩提心,行方便事,施舍不坚固的资财,培植无尽的福德。

将见佛天云护,吉庆骈臻(pián zhēn)。富寿康宁,现身获箕畴之五福。桂兰蔚茂,后裔纳伊训之百祥矣。

将会见到诸佛和天神如云聚集拥护,吉祥和福庆会一同到来。现生就会富寿康宁,获得箕子在《尚书・洪范》之“九畴”中说的五福。后世子孙将桂兰蔚茂,纳取伊尹在《尚书・伊训》中说的百祥啊!

 

< 学习笔记 >

[1]金文通公:金之俊。明末清初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