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复金振卿居士书

人之入道,各有时节因缘。既因文钞而知佛法,从事修持,即是皈依。不必又复行皈依礼,方为皈依。不行皈依礼,不名皈依也。但愿汝能依到底不中变,即真皈依,又何须每日顶礼于不慧也。果以礼不慧之礼以礼佛,则彼此均得巨益矣。

人们进入佛道,各有时节因缘。既然因为《文钞》知道了佛法,并从事修持,这就是皈依了。不必又再行皈依礼,才算皈依。不行皈依礼,就不名皈依啊!但愿你能依从到底,不中途改变,就是真皈依,又何必每天顶礼我呢?果真以顶礼我的礼仪来礼佛,那么我们彼此就都能得到巨大的利益了。

锡箔一事,虽非出佛经,其来源甚远。古农虽不知来源,所说本于天理人情。何得又自作聪明,不以为是。昔看法苑珠林,忘其在某卷,有二三页说锡箔(此即金银)及焚化衣物(此即布帛)等事。其文乃唐中书令岑文本,记其师与一鬼官相问答等事。

烧锡箔这件事,虽然不是出自佛经,但它的来源却很久远。范古农虽然不知道其来源,但他所说的本于天理人情。你怎么又自作聪明,认为他说的不对呢?我过去看《法苑珠林》,忘记是在哪一卷,有二三页说到烧锡箔(这就是金银)以及焚化衣物(这就是布帛)等事。这篇文章是唐朝中书令岑文本,记录他的老师与一位鬼官(名成景)互相问答等事。

其人仿佛是睦仁茜,初不信佛及与鬼神。后由与此鬼官相契,遂相信。并令岑文本为之设食,遍供彼及诸随从。睦问冥间与阳间,何物可相通,彼云金银布帛可通。

这个人好像是睦仁茜,最初不信佛及鬼神。后来由于与这个鬼官相交深厚,于是就相信了。并令岑文本为他们设食,遍供鬼官以及诸多随从。睦仁茜问鬼官成景:“阴间与阳间,什么东西可以通用?”成景说:“金银布帛可以通用。”

然真者不如假者,即令以锡箔贴于纸上,及以纸作绸缎等,便可作金及衣服用。此十余年前看者,今不记其在何卷何篇。汝倘详看,当可见之。其时在隋之初,以此时岑文本尚在读书,至唐则为中书令矣。

然而真的不如假的,就令他将锡箔贴在纸上,以及用纸作绸缎等,便可以作为阴间的金银和衣服来用了。这是十多年前看到的,现在不记得这个故事在哪一卷、哪一篇。你如果详看,应当可以看到。那个时候是在隋朝初年,因为那时岑文本还在读书,到了唐朝就成为中书令了。

汝之性情,过于自是。古农所说,虽未知其出处,然于天理人情,颇相符合。汝尚不以为然,便欲全国之人废除此事。倘真提倡,或受鬼击。

你的性情,过于自以为是。范古农所说的,虽然不知道其出处,然而对于天理人情,却颇相符合。你还认为不对,便想让全国的人都废除烧锡箔这件事。倘若真的提倡,或许受到鬼的攻击。

世有愚人,不知以物表心,专以多烧为事,亦不可。当以法力心力加持,令其变少成多,以遍施自己宗亲与一切孤魂则可。

世间有愚昧的人,不知用物品来表达心意,专门以多烧为事,这样也不可以。应当以法力、心力加持,令这些东西变少成多,来遍施自己的宗亲与一切孤魂,就可以了。

若供佛菩萨,则非所宜。佛菩萨岂无所受用,尚需世人之供养乎。但世人若不以饮食香华等表其诚心,则将无以作感佛菩萨之诚。

如果是供奉佛菩萨,那么就不适宜了。佛菩萨哪会没有受用,还需要世间人的供养呢?但是世间人如果不用饮食、香华等物品来表示他们的诚心,那么就将没有什么东西能表示诚心,来感通佛菩萨了。

愚人无知,纵用此以供佛,于一念诚心上论,亦有功德。喻如小儿供佛以沙(阿育王前身事),尚得铁轮王报。若愚人不知求生西方,用许多金钱,买锡箔烧之寄库,实则痴心妄想。

愚昧的人无知,纵然用这些来供佛,在一念诚心上来说,也有功德。如同小孩子用沙供佛(阿育王的前身之事),尚且得到铁轮王的果报。如果愚昧的人不知道求生西方,用许多金钱,买来锡箔焚烧,寄存到冥库,这样实在是痴心妄想。

俗人以自私自利之心,欲作永远做鬼之计,恰逢不问是非,只期有佛事得经资之俗僧,便随彼意行之。故破地狱,破血湖,还寿生者,实繁有徒。

世俗人以自私自利的心,想作永远做鬼的打算,恰好遇上不问是非,只期望一有佛事,就能得到经忏资费的俗僧,就随他们的心意来做。所以破地狱、破血湖、还寿生等事,实在有很多。

然君子思不出其位,但可以此理自守,及为明理之人陈说。若执固不化之人,亦不得攻击。以致招人怨恨,则于己于人于法,皆无利益也。

然而君子考虑事情,不超出他的职责范围,只可以这个道理来自我守持,以及为明理的人陈述。像固执不化的人,也不能攻击他们。以致招来他人的怨恨,那么对于自己、他人以及佛法,都没有利益。

汝果真欲皈依,当以吾言为准。否则纵亲来皈依,亦是有名无实。有何师弟之谊,与皈依之益乎。祈慧察。

你果真想要皈依,应当以我说的话为准。否则,纵然亲自来皈依,也是有名无实。有什么师父弟子的情谊,与皈依的利益呢?请智慧思察。

光老矣(今已七十有一矣),精神不给,不得常来信。(民廿年六月初四日)

我老了(今年已经有七十一岁了),精神不足,不得经常来信。(民国二十年<1931>六月初四日)

 

< 学习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