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普为施资流通历史感应统纪[1]及展转传布看读诸善信回向偈

三界一切法,唯是一心作。顺道则善吉,逆理则凶恶。

三界一切法,唯是一心作。遵循道义,就会得吉祥善果。违背天理,就会得凶恶。

懿哉古大人,存心同天地。用己才智力,参赞其化育。

美好啊!古代的盛德君子,存心如同天地(一样广阔)。用自己的才能、智力,协助天地的教化培育。

事事欲普利,天下及后世。博爱而济众,了无居德意。

事事都想到要普遍利益,天下以及后世之人。博爱救济大众,没有一点儿以德自居的心意。

功高名誉隆,德大吉庆莅。生备享五福,余庆覃后裔。

功业高显而名誉隆盛,道德广大而吉庆来临。现生备享五种幸福,余庆延及子孙后代。

此风若兴行,世界自安治。人各怀礼让,咸思尽己谊。

这种风尚如果兴盛流行,那么世界自然长治久安。人们各怀守礼谦让(之心),全都想要竭尽自己的道谊本分。

哀哉诸小人,唯知有自己。存心与作事,绝不循天理。

悲哀啊!诸位小人,只知道有自己。他的存心与行事,绝对不遵循天理。

陷人以自安,损人以自益。唯务得现利,不知折宿福。

陷害他人来自我安稳,损害他人来利益自己。只是致力于得到现前的利益,却不知道这是折损宿世的福报。

及至结果时,苦报无穷极。徒为人所怜,罪业莫由息。

等到结果的时候,苦报没有穷尽。只是被他人所怜悯,罪业没有办法止息。

上启于唐虞,下迄于明代。善恶各事迹,诸史悉备载。

上自唐虞盛世,下至明朝。善恶各种事迹,诸多史书中全都有记载。

今世道陷溺,有识咸忧惧。吾友聂云台,设法为救济。

现今的世道陷落沉溺,有识之士全都担忧畏惧。我的朋友聂云台,想办法来加以救济。

特请许止净,辑感应统纪。排印广流通,法戒冀自取。

特地请许止净,编辑《历史感应统纪》。排印后广泛流通,楷模、鉴戒希望(读者)自己(在书中)获取。

幸得诸善士,出资逾万元。敬印二万部,用普结善缘。

庆幸得到诸位善士,出资超过一万元。敬印(书册本)二万部,用来普结善缘。

所余之净资,另排报纸本。字小而价廉,慰青年学悃。

所剩余的清净资财,另外再排印报纸本。(报纸本)字体小而价格便宜,满足青年学子的诚恳好学之心。

报纸印四万,流布于遐迩。举凡见闻者,无不生欢喜。

报纸本印了四万部,流布远近。一切见到、听到的人,无不心生欢喜。

两种出版后,止净重校阅。稍有所增修,比初逾亲切。

两种本子出版后,许止净重新审阅校订。稍微有些增修,比起初版更加亲切。

李耆卿居士,愿任剞劂资。写刻请高手,必期永传持。

李耆卿居士,愿意承担刻印(即木刻板)的费用。请来写字、刻字的高手,必定期望永远传持下去。

余亦令重排,书报二种本。加以增修字,以期垂久远。

我也令人重新排印(即铅印版),书册、报纸二种本子。加上“增修”两个字,以期久远流传。

因果之理事,既以大明显。有心世道人,得有所舒展。

因果的事理,既然大大地显明。有心世道的人,(眉头)得以舒展。

普愿见闻者,设法广流通。庶几息竞争,直臻于大同。

普愿见到、听到的人,设法广泛流通。希望止息竞争,直接进入大同社会。

愿彼发起人,及与编辑者。助印诸善士,看读取法者。

愿那些发起的人,以及编辑的人。助印的诸位善士,阅读这部书而效法的人。

现在及未来,一切诸善人。同消诸恶业,同长胜善根。

现在以及未来,一切诸善人。共同消除恶业,共同增长殊胜善根。

生则获五福,没则登九品。先亡生净土,后裔为世准。

现生获得五种幸福,死后登入九品莲邦。先祖往生净土,后代成为世人的楷模。

风雨常顺适,物阜而民康。俾彼四夷[2]人,咸来观国光。(民国十九年庚午闰六月吉日)

风雨常调顺适宜,物产丰富而人民康乐。使得那些四夷人,全都来观览国家美好的景象。(民国十九年<1930>庚午闰六月吉日)

 

< 学习笔记 >

[1]历史感应统纪:(清)许止净。书中摘抄善因善果、恶因恶报的历史事实,全部都来自于《二十四史》。《历史感应统纪》出版后,许止净居士又进行修订,增补一万多字,改名为《增修历史感应统纪》。
 文钞《复马宗道居士书二》(<三编・卷三>)云:“此书于世道人心大有关系,乃许止净于《二十四史》中采其感应事迹,加以评论,洵为劝善最有力之书。以其事皆属正史中事,彼邪见人不敢谓为虚构故也。”
 文钞《复江德懋居士书》(<三编・卷三>)云:“此乃《二十四史》感应事迹,兼以许止净之评论,足可挽回世道人心。以故光不惜精力,为之设法传布也。”
 文钞《历史感应统纪序》(<续编・卷下>)云:“历史者,古今治乱贤愚之陈迹也。感应者,古今得失吉凶之征验也。……须知感应云者,即因果之谓也。修如是因,得如是果。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若欲免恶果,必须修善因。倘或造恶因,断难得善果。”

[2]四夷:古籍对中原周边各族之泛称,即东夷、南蛮、北狄西戎的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