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答缘净居士问

问,念佛行人,首宜以严持五戒为急务,庶念佛易得心净,临终亦稳往生。但在家二众,处于佛法颓衰之地,难得高僧为之如法受戒。幸梵网经曾开异方便,许以在佛像前,至诚忏悔七日,如见好相,即可自誓受戒。而地持经亦如此说,且无见好相明文,比梵网更为便易。尔时弟子疑之,不知究遵何经为是,后阅灵峰宗论,内曾阐明梵网为未发心,地持为已发心而设之理。

问:念佛修行人,首先应该以严持五戒为急务,使念佛容易得到心净,临终也稳得往生。但是在家二众,处于佛法颓废衰败之地,难以得到高僧来为之如法受戒。幸而《梵网经》中曾经开示特异方便,允许在佛像前,至诚忏悔七日,如果见到好相,就可以自誓受戒。而《地持经》也如此说,而且没有见好相的明文,比《梵网经》所说更为方便容易。当时弟子心中怀疑,不知究竟遵照哪一部经为好,后来阅读蕅益大师《灵峰宗论》,里面曾经阐明《梵网经》是为未发心众生,《地持经》是为已发心众生而施设的道理。

今弟子等信愿念佛,求生净土,可算已发心,得依地持受戒否。即我师文钞上教某女士自誓受戒,亦无见好相明文,亦是因其已发心得依地持,不必拘见好相否。但某女士贞操冰洁,弟子等业深障重,可否参照而行,又是一疑义,故不揣冒昧,再为普通在家念佛行人请求判示,以便遵行。

现今弟子等人,信愿念佛,求生净土,可以算已发心,能够依《地持经》自誓受戒了吗?就是我师《文钞》上教徐福贤女士自誓受戒,也没有见好相的明文,也是因为她已经发心,得以依《地持经》受戒,不必拘限于是否见到好相。但是徐女士贞操冰洁,弟子等业深障重,可否参照而行,又是一怀疑的地方,所以不顾冒昧,再为普通在家念佛修行人,请求您判明指示,以便遵照行持。

答,佛法广大犹如大海,随人根性而为受持。若欲受戒,有可受处,固宜以师僧受。若无其人,则向佛忏悔自誓受。所云见好相,谈何容易。恐今人无此善根,或因不明心地,以躁妄心求,则著魔者多,得益者少矣。

答:佛法广大,犹如大海,随个人的根性而来受持。如果想要受戒,有可以受戒的地方,固然应该从师僧求受。如果没有僧人,就向佛忏悔,自誓受戒。所说的见好相,谈何容易。恐怕现今的人,没有这个善根,或因为不明心地,以躁妄心来求,那么著魔的人多,得益的人少。

今之稍有行持者,动言见种种境界。此境界,皆是妄心所感。若是圣境界现,虽他人不得而知,而其人当必大有心行转变之征。若仍然照旧,则非圣境,乃魔境也。不可不知。

现今稍微有些行持的人,动不动就说见到种种境界。这些境界,都是躁妄心所感。如果是圣境现前,虽然别人不知道,而这个人必当有心行大转变的征兆。如果心行仍然照旧,那么就不是圣境,而是魔境。不可不知。

凡一切人,皆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此乃三世诸佛之略戒经,人人皆宜持,人人不可犯。持则有功德,犯则有罪过。持之及极,便可了生脱死,超凡入圣,乃至成佛。

凡一切人,都应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是三世诸佛的略教戒经,人人都应该受持,人人不可违犯。受持就有功德,违犯就有罪过。受持到极点,便可了生脱死,超凡入圣,乃至成佛。

彼发心受戒,无师可授。当志诚恳切佛前忏悔一七日,于佛前自誓受戒即已。固无须云好相。亦无须云已发心未发心。今之时机,非佛世之时机。然为往生西方受戒,当须真实受持。若徒求其名,则成戏弄,罪过实非浅鲜。

他们发心受戒,没有师僧可以传授。应当志诚恳切,在佛前忏悔一个七日,在佛前自誓受戒就可以了。原本就无须说见好相。也无须说,已发心,未发心。现今的时节机缘,不是佛在世的时节机缘。然而为了往生西方受戒,应当必须真实受持。如果只是求受戒之名,便成为戏弄,罪过实在不小。

问,行人若不受戒,则永弃佛海,失大利益。如发心不真,颟顸受戒,犯之又一重戒罪,是受之恐致违犯,不受又失大益,似乎进退两难。

问:修行人如果不受戒,就永远被遗弃佛法大海之外,失去大利益。如果发心不真,糊涂受戒,违犯了,又多一重犯戒罪。所以,受戒,恐怕有所违犯,多了一重罪;不受戒,又失去大利益,似乎进退两难。

弟子对此,颇有愚见,以为如果发心真实,自必惧罪情深,必少违犯,不妨立即受戒。否则习气太重,或因一时心感,贪一戒名,昧然受之,将来必易触犯,反不如依律秉持二三年后,果无违犯,再行受戒未晚。斯则既得戒益又不致徒增戒罪,似乎有益无害。

弟子对此,颇有自己的愚见,认为如果发心真实,自然必定畏惧犯罪的心深切,必定减少违犯,不妨立即受戒。否则,习气太重,或者因为一时心动,贪图一个受戒之名,糊涂受戒,将来必定容易犯戒。反而不如依戒律秉持二、三年后,果真没有违犯,再进行受戒,也不晚。这样既得到受戒的利益,又不至于徒然增加一重犯戒罪,似乎更有益而无害。

此法弟子曾试之,劝人吃素,颇有效验。因近数年几遇发心修行,即劝其先持六斋,及戒杀,减少肉食,兼作众生一体血肉不净等观,不数年间,因之而吃长素者,不下十余人,今对于戒法,未知可否照此办理。

这个方法,弟子曾经试验过,劝他人吃素,很有效果。因为近些年来,凡是遇到发心修行的人,就劝他先受持六斋,以及戒杀,减少吃肉,兼作众生与我一体,血肉腥膻不净等观想,不到几年,因此而吃长素的人,不下十几人。现今对于戒法,不知道可否照着这个方法来做。

又有一辈行人,颇明罪福因缘,虽未受戒,而能照律秉持,孜孜念佛,求生净土,若后往生,与已受戒念佛往生者,品位有无高下。若有,则与六祖心地无非自性戒,本来无一物,何处著尘埃之义,似乎相违。如无,而律又言如法受戒者,方发戒体,且得天神拥护,又显与未受戒者,大有区别。

另外,有一类修行人,相当明白罪福因缘,虽然没有受戒,而能够依照戒律秉持,勤勉念佛,求生净土。这一类修行人,如果以后往生,与已受戒念佛往生的人,品位有没有高下?如果有高下,那么就与六祖所说“心地无非自性戒,本来无一物,何处著尘埃”的意义,似乎相违背。如果没有高下,而律中又说“如法受戒者,方发戒体,且得天神拥护”,又显然与未受戒的人,大有区别。

弟子未明斯义,故特录求指示。况前拟先秉持,而后受戒,如果不同,设此学戒期内有命终者,岂不失大利益,是此一疑义,尤不得不早求解决也。

弟子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特地录出,祈求指示。何况前面打算先秉持戒律,能守持以后,再受戒。如果往生的品位有不同,假设在学戒期间,有命终的人,岂不失去大利益,所以这一疑惑,尤其不得不早求解决。

答,既欲受戒,固宜真实。既不真实,又何须受。利益由真实持戒得。非有受戒之名,便得利益也。汝之疑,可谓无谓之极。凡修行在心地上论,不在形迹上论。未受戒而持戒,是为真实修行人。岂真实人,行真实行,反庸劣乎。

答:既然想要受戒,原本就应该真实行持。既然不真实,又何须受戒。利益是由真实持戒而得到。不是有了受戒之名,就得到受戒的利益。你的疑惑,可以说是根本没有必要。凡是修行,是在心地上论说,不是在形迹上论说。未受戒而持戒,这是真实修行人。哪有真实人,修真实行,反而平庸低劣的呢?

然佛菩萨极力劝人受戒,谓受之必持。非为今之挂名受戒者发也。挂名受戒,以受戒人毁佛禁戒,罪加一等。汝之所问,皆是死执迹相,妄兴议论。如此所说,皆名戏论。

然而佛菩萨极力劝人受戒,是说受戒了必须持戒。并不是对现今挂名受戒的人而说的。挂名受戒,因为受戒人毁犯佛的禁戒,罪加一等。你的问题,都是死板执着形迹外相,妄发议论。如此所说,全都名为戏论。

受戒发戒体,乃宿根深厚之人,非今之悠悠挂号者事。不受戒而能持戒,乃少数人,非多数人,故不得用此以难彼。此系特别性质,彼乃通途教道,何得崖板相比。直是本无一事,妄起风波,可叹孰甚。利益在迹相上论,不究心地实情,则举世之人,皆好假冒修道之人矣。

受戒发戒体,这是宿根深厚之人,并不是现今那些悠悠泛泛挂号受戒之人的事。不受戒而能持戒,这是少数人,不是多数人,所以不能用少数来问难多数。不受戒而能持戒,这是特别性质。受戒而持戒,这是通途教道,怎么能崖板相比。真是本来无一事,妄想起风波,还有比这更可叹的吗?如果得利益,是在形迹外相上论说,不追究心地实情,那么全世界的人,全都是喜好假冒修道的人了。

问,小女现年廿二岁,矢志不嫁,吃素念佛,业已数年。今春其母亡过,伊哀思笃切,数日不进饮食。后经弟子嘱其为母念佛,以期莲品转高,伊自后对灵念佛,寒暑无间。惟其念佛至纯一时,往往见十方光明,内现佛像。

问:小女现年二十二岁,立志不嫁,吃素念佛,已经好几年了。今年春天,她母亲过世,她的哀思十分殷切,几天不吃不喝。后来经过弟子嘱咐她为母亲念佛,以期亡者莲品转高,她自此以后对着灵位念佛,寒暑都不间断。只是在她念佛十分精纯一心的时候,往往见十方光明,内现佛像。

曾记今夏文佛诞期,伊闭坐佛堂念佛,一日,亲觉神游净土,脚踏地软如毡,天花时坠,见佛及二大士掠虚而过,观音菩萨并对之微笑,以手执柳枝洒甘露水于其额,并见无数或坐或立修行之士,相均美好有光,后因送饭伊吃,此境即失。

曾经记得,今年夏天释迦牟尼佛诞期,她闭坐佛堂念佛,一天,亲觉神游了净土,脚踏地上,柔软如毡毯,天花时时坠落,看见佛以及二大士,从虚空掠过,观音菩萨并且对着她微笑,以手执柳枝洒甘露水在她的额头,并且见到无数或坐或立的修行之人,相貌都十分美好有光明,后来因为送饭给她吃,这个境界就消失了。

弟子思伊所见,虽多与经论相合,然伊前曾依同善社法静坐二年(现对同善社坐法业已停止数),当时亦见有光明境界。今此念佛所见不知是否净土境相,抑仍系前之坐功幻影,故特求我师判示。

弟子思维她所见到的境界,虽然大多与经论相合,然而她以前曾经依同善社的静坐法,静坐二年(现在对同善社的静坐法,也已经停止几年了),当时也见到光明境界。现今这个念佛所见的境界,不知是否为净土境相,或者仍然是以前坐功的幻影,所以特地求我师判明指示。

又此女对佛及观音诞期,及祖母父母与己生辰,多持一日夜不食清斋,弟子因阅诸经论,并无赞叹不食之文,即所立八关斋法,亦只制过午不食,弟子因此令其改持八关斋,不知持日,定要依法在佛像前受过否。又弟子阅经不多,不知竟日夜不食,与过午不食,有优劣否。再家慈长斋念佛,亦已数年,静中亦往往见有光明形像,如果不著此,亦得为善境界否。尚乞我师统一判示。

另外,小女对佛诞、观音诞期,以及祖母、父母与自己的生辰,大多持一日一夜不食的清斋,弟子因此阅读诸多经论,并没有赞叹不吃饭的明文,即使是所立的八关斋法,也只是制定过午不食,弟子因此令她改持八关斋戒。不知持八关斋戒的这一天,一定要依法在佛像前求受吗?还有,弟子阅经不多,不知道一天一夜不吃饭,与过午不食,二者有没有优劣?再有家母吃长斋念佛,也已经好几年,静中也往往见到有光明的形像,如果不执著这些境相,也能称为善境界吗?还乞我师,统一判明指示。

答,令爱宿根颇深。立此志愿,实堪钦敬。所言境界,或是圣境,然不可以此为是。但取一心,勿慕见境。果到一心,境不见亦无碍。未到一心,或所见不真,或见之生欢喜,皆足误事。

答:你女儿的宿根很深。立此志愿,实在让人钦佩敬重。所说的境界,或许是圣境,然而不可以此为是。只取一心不乱,不要贪慕见到境界。果真到了一心不乱,境界不见也没有妨碍。没有到一心,或者所见不真,或者见了之后生欢喜,全都足以误事。

近人多一用功便有境界,此实多半是魔境。即令是圣境,若心地不明,理路不清,一生取著,便致误事。不可不知。

近人大多一用功就有境界,这其实多半是魔境。即使是圣境,如果心地不明,理路不清,一旦心生执取贪著,就导致误事。不可不知。

所言清斋,经中未说,梁傅大士(弥勒示现居士身)每行之,亦非不可行。若勉强硬饿,则固不必行。若安然无损,自在如法,亦非不可。又今人只可按常行道修。不可特立异相。以杜好名显异惑众等弊。

所说的清斋,经中没有说,梁朝傅大士(是弥勒菩萨示现的居士身)常常行持这个斋法,也并不是不可行持。如果是勉强硬饿,当然就不必行持。如果安然无损,自在如法,也并不是不可以。另外,现今的人只可以按常行道来修持。不可特别建立奇异之相。以杜绝好名、显异惑众等弊病。

问,弟子研究佛学,自阅楞严圆觉起信等诸大乘经论后,颇知天地万物,及一切净秽刹土,皆依一真幻现,对于心净感净土,心浊感浊土等义,颇能谛信确切。故虽阅宗乘语录,不但于净土不至生疑,且适足以坚其信愿,此后似不至为禅净性相遮扬之语所惑。

问:弟子研究佛学,自从阅读《楞严经》、《圆觉经》、《大乘起信论》等诸大乘经论后,颇知天地万物,以及一切净秽刹土,全都是依一体真如幻化现起,对于心净感净土、心浊感浊土等义理,颇能谛信确切。所以虽然阅读宗门语录,不但对于净土不至于生起怀疑,而且正好足以坚定净土的信愿,此后似乎不至于被禅净、性相、遮扬的话语所迷惑。

惟对于经论所说,佛界不增不减,众生界亦不增不减之语,时起疑情。盖就性体而论,诸佛众生,体本相即,诚无差别增减可言。至发为众生界,虽属纭纭众多,然就幻形而观,似不无数可言,既有数量,则诸佛应世,均度若干众生成佛。

唯独对于经论中所说的:佛界不增不减,众生界亦不增不减这个话,时时生起怀疑。如果就性体而论,诸佛与众生,性体本来相即不二,确实没有差别增减可言。至于生发为众生界的事相,虽然是纭纭众多,然而就幻形来看,似乎不是没有数量可说,既然有数量,那么诸佛应化世间,都度脱若干众生成佛。

佛性譬海水,众生譬波泡,泡破归海,言水无增减则可,而此泡相显有数量,又何说无增减。或谓无增减者,为因一泡已平,一泡又起故尔。如此则诸佛发愿度生,似为徒劳,且于众生成佛不至再迷之理,亦为有违。

佛性譬如海水,众生譬如波浪泡沫,泡沫破灭归于大海,说海水无增无减,是可以的,而这个泡沫相显然是有数量的,又为何说无增无减呢?或者说这个无增无减,是因为一泡沫平,另一泡沫又起,所以说无增无减吗?如此,那么诸佛发愿度生,似乎就是徒劳,况且对于众生成佛之后,不再迷惑的道理,也有相违之处。

若谓泡破不复起,而此性海众生,泡虽多,则一佛已度无量数,况后复有多佛应世,则所有众生,不但日见减少,且终有度尽之一日,果尔又不第与经论无增减之言相违,而于众生界最初究从何起之旨(经云无明无始,若众生界有终,则无明即有始矣),亦透不过去。

如果说泡沫破掉,不再生起,而这个性海众生,泡沫虽多,而一尊佛已经度化无量数泡沫众生,何况后来又有多佛应世,那么所有众生,不但一天天减少,而且终究有度尽的一天,果真如此的话,又不但与经论所说,众生界无增无减的话相违背,而且对于众生界,最初究竟从何而起的旨义(经中说:无明无始,如果众生界有终,那么无明也就有个开头了),也透不过去。

此又圆觉金刚藏菩萨曾有请问,佛答对佛界则引矿已成金,不重为矿为喻,以明佛不再迷之理。

这里又有《圆觉经》中,金刚藏菩萨曾经请问三个问题,一:众生本来是佛,为什么又有无明?二:如果无明本来就有,为什么又说本来是佛?三:如果本来是佛,后起无明。成佛后会不会又起无明,成为众生?佛回答第三个问题,就引用杂矿已成金,不会重新变成矿,作为比喻,来阐明成佛之后,不再迷惑的道理。

至对众生本起无明,则云以轮回心生轮回见,意谓非亲证圆觉,不能测度,此事并可如是分别,非为正问,而起信义记亦引鸟飞虚空之喻,以显众生无量,故不可说有增减,究亦难使人决然无疑(众生显有头数,何云无量。如真无量,除非一众生能化多众生,果此亦可免佛界不再起众生界之疑。然一众生一灵识,此理又说不过去矣)。

至于对众生本起无明,则说:“以轮回心生轮回见”,意思是说:不是亲自证得圆觉,不能测度,这件事也可以“如是分别,非为正问”,而《大乘起信论义记》中也引鸟飞虚空的比喻,以显示众生无量,所以不可以说有增有减,究竟也很难使人决定无疑(众生显然有头数,为什么说无量?如果真的无量,除非一众生能化多众生,果真如此,也可以免除成佛后不会再起无明,变成众生的疑惑。然而一个众生是一个灵识,这个道理又说不过去了)。

然此义深远,佛尚因众生迷故,难以畅说,即说而众生不知如故。弟子何人,何敢以凡夫知见,测度此事。惟敝处学佛士绅,以弟子学佛比伊辈颇早,意谓能解此理,多有质问者,弟子当虽援引经论以答,伊辈总不满意,且疑佛学说理,亦有不圆而堕信心者,故特录此一段,思求我师指示此理,可否另用譬喻,略为阐明。一免弟子再起此惑,二令有以酬答彼等质问也,则幸甚。

然而这个义理很深远,佛陀尚且因为众生在迷的缘故,难以畅达宣说,即使宣说,而众生不知不解,仍然还是与原来一样。弟子是什么人,怎么敢以凡夫知见,测度此事。只是此地学佛的士人乡绅,因为弟子学佛比他们早,认为弟子能够解释这个道理,多有来提问的,弟子当时虽然援引经论给予回答,他们总不满意,而且怀疑佛学中的说理,也有不圆满而退失信心的,所以特地录出这一段,想求我师指示此理,可否另外用譬喻,略为阐明。一来免除弟子再生起这个疑惑,二来可以酬答士绅们的质问,则非常庆幸。

答,佛界众生界,两俱不增不减,此是据理而论。汝何得据幻迹而论。不观金刚经度尽一切众生,不见一众生得灭度者。若以迹论,佛语便成矛盾。若知直显理体,则如示醉人迷人,谓屋转方移者,谓屋本不转,方本不移也。又何得以醉人之屋转,迷人之方移为是。而以不醉不迷者所言为非乎。

答:佛界众生界,两者都不增不减,这是根据理体来说。你怎么能根据幻化的形迹来论说。不看看《金刚经》中说:度尽一切众生,不见一众生得灭度者。如果从形迹来讨论,佛语就成了矛盾。如果知道直接显示理体,就如同指示醉酒的人,迷路的人,他说房屋转动,方位移动,我们就要对他说:房屋本来不转动,方位本来没有移动。又怎么能以醉人认为的屋转,迷人认为的方移,认为是对的,反而以不醉酒、不迷路的人所说的,认为不对呢?

如汝所说,俱属戏论。彼醉人迷人未悟之先,断不能死心信其不转不移,以亲见故。及至一悟,方知是妄非真。汝将以彼为准乎,抑以此为准乎。了此则何须辨论。

如你所说,都是戏论。醉人迷人还没有开悟之前,断然不能死心相信房子方向是不转不移的,因为他亲自见到房子在转动,方向有改移的缘故。等到他一旦开悟,才知道以前所见是虚妄,非真实。你是要以醉人迷人所说为准呢?还是以不醉不迷人所说为准呢?明白了这些道理,何须辨论。

汝作海波泡说,皆在迹上执著。以佛欲人知自己全体是佛,由迷而有众生之相。即此众生之相,全体属妄。屋转方移,汝执著于转移。可谓舍本逐末,将见常转常移而不息矣。

你作海波泡沫之说,都是在形迹上执著。因为佛陀想令人们知道自己全体是佛,由于迷惑而有众生之相。即此众生之相,全体是虚妄。屋转方移是虚妄众生相,你执著于转移。可以说是舍本逐末,将会见到常转常移而不能停息了。

佛为出矿之金,众生佛性,为在矿之金。在矿之金,绝未成金。不过明人知其有金,而始加烹炼令出,以得受用耳。佛恐众生不肯承当,故注重于发明本体。以既知本体,断不肯自轻而不修耳。若知从体上论,则无须疑。若舍体言迹,且请阁下另求大通家为之论判。光之庸僧,无此智慧辩才也。

佛是出矿的纯金,众生的佛性,是在矿中的金子。在矿中的金子,绝对还没有成为纯金。不过明白人知道矿中有金,而开始加以烹炼,令金子炼出,以得到受用罢了。佛陀恐怕众生不肯承当,所以注重于阐发显明本体。因为众生既然知道了本体,断然不肯自我轻视而不修炼。如果知道这是从本体上论说,就无须怀疑。如果舍本体,说形迹,且请阁下另外求教大通家来为你论判。我是个平庸僧人,没有这个智慧辩才。

 

< 学习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