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复江易园居士书一

昨由味农转来手书,知令夫人正念往生,不胜感叹。阁下与夫人殆宿有因缘,相助入道者,诚所谓德配也。其临终之相,可以决定往生,则固无足悲伤。所惜者,阁下失一道伴,有朋不能常亲抚育教诲。

昨天由江味农转来你的信,知道你夫人正念往生,非常感叹。阁下与夫人大概宿世有因缘,所以相互帮助而入道,实在是所谓的德行相配之妻啊!她临终的瑞相,可以决定往生,原本就不需要悲伤。所可惜的是,阁下失去了一位修道的伴侣,儿子江有朋不能常常亲自抚育教诲。

所言汇款,普陀不便,以小邮局无汇款事。直汇上海陈家浜太平寺,交真达和尚,祈代光存之即已。

所说的汇款,普陀山不方便,因为小邮局没有汇款的事务。直接汇到上海陈家浜太平寺,交真达和尚,请他代我保存就可以了。

昨以阁下信令法雨主人看,祈尽此钱做佛事。乃令打一佛七,放一焰口。法雨寺特立念佛堂,现止十六人,多则二十二人,系有道心者。光昨下午特到堂中,叙说其意,并念佛之利益等,约一点余钟。彼等闻之,悉皆欢喜。

昨天将阁下的信给法雨寺的主人看,请他尽这些钱来做佛事。于是令众僧打一堂佛七,放一堂焰口。法雨寺特立念佛堂,现在只有十六人,多则二十二人,都是有道心的人。我昨天下午,特地到念佛堂中,叙说其中的意义,以及念佛的利益等,大约一个多钟头。他们听了,全都非常欢喜。

令夫人已得往生,仗佛力,法力,大众念佛力,当必品位高升,见佛更速耳。然光以与阁下友谊,亦于朝暮课诵时,称阁下与夫人之名,为之回向,聊表寸心。念佛于今弥陀诞日起,至二十三日圆满。光之回向,亦限此一七为度。

你夫人已得往生,依仗佛力、法力、大众念佛力,必当品位高升,见佛更加快速。然而我因为与阁下的友谊,也在朝暮课诵时,称念阁下与夫人之名,为她回向,聊表寸心。念佛是从今天弥陀诞日开始,到二十三日圆满。我的回向,也限定在这一七。

现今之掌权人,多不知因果报应,只顾眼前煊赫,不顾来生头面。以致不为国,不为民,只为自己权势利益,互相战斗,使国失元气,民不聊生。八月间,南京魏梅荪避难上海,因将迪吉录[1]将吏好杀不杀三十六条录出,欲刊布。

现今掌权的人,大多不知因果报应,只顾眼前煊赫一时,不顾来生的头面生处。以致不为国家、不为人民,只为自己的权势和利益,互相战斗,使得国家失去元气,民不聊生。八月份,南京的魏梅荪避难到上海,因此将《迪吉录》中将士官吏好杀、不杀的三十六条录出,想要刊印流布。

光谓现祸已成,无可救药。欲息来祸,宜广搜史事,俾一切人同知因果。遂以二十二史感应录寄去,彼极欢喜。光又令博为搜集,俾成一大观,限一年纂集成。当排印数万,遍布全国,或可因之挽回矣。此事尚祈阁下提倡,俾有力者任印施送,方能普遍流通矣。

我说现在灾祸已经酿成,无可救药。想要止息未来的灾祸,应该广泛搜集历史实事,使一切人同知因果报应。于是将《二十二史感应录》寄去,他极为欢喜。我又让他广泛搜集,使这部书规模宏大、内容齐备,限定一年时间纂集完成。当会排印数万部,遍布全国,或许可以因此而挽回劫运啊!这件事还请阁下提倡,使得有能力的人任资印书布施赠送,才能够普遍流通。

又人之临终,只可念佛,不宜持咒。以念佛令彼听,彼虽不能念,听见佛声,心即清净。若持咒,则止有加持力,彼无由随诵。此从古以来之定例。助念于将去时为最要。岂持咒毕,方以念佛为回向乎。

另外,人在临终时,只能念佛,不宜持咒。因为念佛令临终人听,他虽然口不能念,但听见佛声后,内心就会清净。如果是持咒,就只有加持力,他没有办法跟随念诵。这是自古以来的常规。在人将要离去时助念,是最重要的。哪里是持咒完毕,才以念佛为其回向呢?

光文钞中亦有其说,凡一切念佛不念佛人,临终俱宜念佛以助,切勿另诵别种经咒,则不能令彼心中默随也。关系非小,故为补书于后。

我的《文钞》中也有这种说法,凡是一切念佛、不念佛人,临终都应该念佛来帮助他,千万不要另外诵其他的经咒,而不能令他心中默念跟随。这件事关系不小,所以特地补写在后。

又人之临终,助往生念佛,只宜击引磬,不可击木鱼。木鱼声浊,引磬声清。阁下试于朝暮念佛时,息心谛听,自知优劣。

还有,人临终时,念佛帮助其往生,只宜敲击引磬,不可敲击木鱼。因为木鱼的声音混浊,引磬的声音清亮。阁下试着在早晚念佛之时,息心谛听,自然知道优劣。

现今之世,无法能救。幸有因果,尚可挽回。因果一事,高明者每厌闻。此种高明,实为卑暗。如来成正觉,众生堕三途,皆不出因果之外。由高明之人,专谈理性,不说因果,其弊遂成今日之景象。祈见一切人,皆以因果为劝导,则其利大矣。

现今的世道,没有其他办法能够挽救。所幸还有因果,尚可挽回。因果这件事,高明的人常常厌恶听闻。这种高明,实际是卑暗。如来成等正觉,众生堕落三途恶道,都不超出因果之外。由于高明的人,专门谈论理性,不讲说因果,其流弊便成了今天的景象。请你见到一切人,都用因果的事理来劝导,那么这个利益就大了。

 

< 学习笔记 >

[1]迪吉录:(明)颜茂猷。与《了凡四训》齐名的明代经典善书,杂录诸书因果之事。书名取自《尚书・大禹谟》:“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遵循道义就吉祥,违背道义就凶险,行为与结果的关系,紧密得如同影子之于物体,回响之于声音。)颜茂猷,字壮其,又字仰子。崇祯年间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