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印光法师文钞读书会第521天

印光法师文钞.读书会第521天

宏海法师 导读

这封书信是写给汪谷人居士的,风格与印祖大多数书信不大一样,主要围绕着禅门的宗旨去讲,当然最后还是导归净土,不离净土法门的家风。
“真境有限量,乃不识真境二字之妄计。”这里的真境,我们可以理解为真如法性,或者说一真法界。我们当下世界之不可思议周遍的现象都是真如法性的体现。
这里汪居士提到“真境有限量”的问题。限量就是有局限性的,有头有尾的。然而真如法性怎么可能会有局限性呢?印祖说,你认为“有限量”,是因为“不识真境二字之妄计”。就是你根本没有领悟“真境”这两个字所涵盖的不可思议内涵,所以无法跟真如法性相应,反而产生出一种有局限性的妄想。
接着,印祖说:“世界无同异,唯圆证寂光者方见。”这是单从世界、国土而言。也就是我们常讲的“一心四土”——四种国土都是现前一念心性所显,呈现出量化的、有维度差别的各个法界。在凡夫来讲,它有僵化的“同”和“异”的定见,实际上就否定了现前一念心性广大、无碍、周遍的功德。所以凡夫不管怎么理解,怎么描绘,都不对。只有佛眼圆明,才能彻见圆融无碍的真如法性境界。
“生死涅槃同一源,而迷悟不同,故缚脱有异。真妄本无二体,而迷真成妄,则只见其妄,不见其真。”什么是圣,什么是凡,什么是净,什么是染,你先要把佛法的这个心地法门的核心要点理解清楚。然后,在这种差别的教义中反观其性,再染净同归,才能证到“生死涅槃同一源”,也就是唯有一心。
怎样才能入到这个真如法性中呢?印祖说:“若问何故如是,且请扣己而参。直待己亦了不可得,则故自亲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就是禅宗的方法,反过来向自己去参究,打破沙锅问到底,不断地起疑情,这就叫扣己而参。参到“一切法无我”,才能入这个境。这个时候就不要再问别人,你自己就知晓了。
“若向别人口里讨分晓,纵令别人说得了了,亦如话饼,岂能令自己知其滋味,消其饥饿乎。”佛出世讲法也是在画饼,祖师们开示也是在画饼,只有我们自己去真参实悟,相应之后才算吃到了。如果只是听别人讲,自己没有尝到,又怎么能够消饥饿呢?

▲…原文…▲

 

➤ 印光法师文钞:《复汪谷人居士书》
➤ 文钞读书会:第521天第52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