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与福建刘廷诚居士书

🔎 ◤…读书会第322天…◢
原夫诸佛为一大事因缘[1]故,出现于世。所谓大事因缘者,无非欲令众生开示悟入[2]佛之知见,直下成佛而已。

诸佛为了一件大事的缘故才出现在这个世间。所谓的“一件大事”,无非是想要使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直至成佛而后已。

[3]以众生之根性不一,故如来之教法万殊[4]。是以一代时教,随机演畅。法门虽浩若尘沙。而行人依教修持,究竟归元,皆证即心自性。

因为众生的根性不同,所以如来的各种教法也有很大不同。所以本师释尊一代时教,随众生根机演畅妙法。法门虽然浩瀚如同尘沙之多。而修行人依教修持,究竟归元,全都能证得即心本具的自性。

🔎 ◤…读书会第323天…◢
然于尘沙法门之中,求其不离事修,全彰心性,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上根不能逾其阃(kǔn)[5],下下根亦可臻其域。高超一切禅教律,统摄一切禅教律。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最利末法,直出五浊[6]者,无如净土持名念佛之殊胜超绝也。

然而在尘沙法门之中,要想找出一种特别法门――不离事相而能修持、并能完全彰显心性,普被上中下三根,无论利根钝根皆可修持,上上根人不能超越其高妙,下下根人也可以进入其门槛。高超一切禅、教、律诸宗,统摄一切禅、教、律各派。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最利于末法时代的众生,直接超出五浊恶世——没有比净土宗持名念佛这一法门更殊胜超绝的了!

诚所谓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所以千经万论,处处指归,往圣前贤,人人趣向。若群星之拱北[7],万水之朝东也。

实在是所谓的:“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所以“千经万论,处处指归,往圣前贤,人人趣向。”如同群星环绕护卫着北极星,万条河流向东归向大海一样。

🔎 ◤…读书会第324天…◢
居士既深信念佛。若未参承净业知识。又不广阅净土经论。则真信切愿,从何而生。纵能执持名号,只因不求出离,便成人天因果,受享痴福。因福造业,仍沉恶道。倘再路头不真,涉入邪见,则善因反招恶果。人天福报,亦不可得。阿鼻极苦,长劫难出。

你既然深信念佛。如果没有参学承侍修学净业的善知识。又不广泛阅读净土经论。那么真信切愿,从何而生?纵然能够执持名号,只因为不求出离,便成为人天因果,享受痴福。因福而造业,仍旧沉沦恶道。倘若再有道路认不清,入了邪见,那么善因反而招来恶果。人天福报,也得不了了。将受阿鼻地狱的极苦,长劫难出。

譬如入海,既无导师,又乏指南。漂流于狂波巨浪之中,茫茫不知所趣。纵能撑篙摇橹,岂能免于沉溺。

譬如入于大海,既没有向导,又没有指南针。漂流在狂波巨浪之中,茫茫然不知趣向何处。纵然能够撑篙摇橹,哪能幸免于沉溺呢?

光少乏问学,长无所知。唯于净土一法,颇切向往。感子之诚,今将净土经论之最切要者略开一二,一一标其大意。若能归而求之,则心领神会,自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而不自知者,远胜愚之喋喋也。

我幼年没有学习,长大了一无所知。唯独对于净土法门,很是迫切向往。感于你的诚心,现在将净土经论中最重要的内容大概地指明一二,一一标出其中大意。你如果能够归心净土而求,则心领神会,自然会有不觉得就手舞足蹈的快乐,远胜过我在这儿喋喋不休啊!

 

< 学习笔记 >

[1]一大事因缘:指佛陀出现于世间之唯一大目的,是为开显人生之真实相,此即所谓一大事。依法华经方便品之说,佛为使众生开示悟入,遂出现世间。

[2]开示悟入:指佛出世的本怀。开,开发,开佛知见。示,显示,示佛知见。悟,证悟,悟佛知见。入,证入,入佛知见。

[3]第:副词,表示转折。但是。

[4]万殊:各不相同。亦指各种不同的现象、事物。

[5]阃:门槛,门限。

[6]五浊:末法时期之五种众生的生存状态。
(1)众生浊,众生造恶,心身不净,不达义理;
(2)见浊,知见不正,不奉正道,异说纷纭,莫衷一是;
(3)烦恼浊,贪嗔痴长,贪于爱欲,嗔怒诤斗,虚诳不已;
(4)命浊,烦恼丛集,心身交瘁,寿命短促;
(5)劫浊,生在末世,饥馑疾疫刀兵等相继而起,生灵涂炭,永无宁日。

[7]拱北:拱辰。拱卫北极星,比喻四方归附有德之君。拱,环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