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印光法师文钞读书会第239天

印光法师文钞.读书会第239天

宏海法师 导读

这段讲到,净土行人以自利为本,但也要随缘随分地去做利他的事。印祖打了个比方:“譬如吃饭,须有菜蔬佐助。亦如身体,必用衣冠庄严。”这就叫自他无碍。吃饭同时也可以吃菜,没什么非得势不两立。吃饭如此,穿衣也是。
吃饭穿衣是这样,修行了生死之道,也不能为了一门深入而尽废余门。就是说,一门深入并不意味着其他的啥都不能干,而是要从广度和深度上去了解。从广度上来讲,所有娑婆世界的依正因缘都往净土上会,所有的修行方法都会到净土上,这也叫一门深入。所以不必说“但欲一门深入,而尽废余门”。
但也有例外,比如在打七精进的时候,克期取证,我们就一心一意完全以这一法来抛万法,一行三昧,这是可以的。所以就是法无定法,就看适合与否,看什么样的时机,什么样的发心,面对什么样的根器。
平常如果你老强调绝对的一门深入,会有怎样弊病呢?印祖说,平常如果你不是菩萨再来的话,一门深入是不可能的。一般人如果久久只念一句佛号,往往佛号没有念起来,其他的又不想干,或者说不必干,就有“懈慢之弊”了,懈怠轻慢。印祖这里用了一个修饰词“断未有不成”,就是决定会变成这样。因为凡夫的心一旦时间久了,就进行不下去了。
下面是印祖进一步解释,“天之生物,必须晴雨调停,寒暑更代,方能得其生成造化之实际。”也就是每凡一个事情、一个因缘成就,它一定要有这个因缘的所生法。天地间要长出万物来,就必须有各种气象的交替变化,这样才能让世界多姿多彩。如果气候一直是一个状态,那天下就什么东西都生不出来了。
更何况我们凡夫俗子,心如猿猴,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如果不寻找适合的法来对治,想让他制心一处,太难了。所以印祖说:“人当自谅其力。不可偏执一法,亦不可漫无统绪。”就是看你属于什么根器。但不管什么根器,都不要偏执一法走极端,也不可以和稀泥,要有主有次,有正有助。
最后又引归到我们净土行人,自己持戒念佛求生西方,这是自利。如果遇一切人,父母、兄弟、朋友、妻儿、奴仆,皆以持戒念佛求生西方跟他们分享,这不既是自利,又是利他吗?就比如点灯,一盏灯点亮了,是自利。这盏灯把百千万亿盏灯都点亮了,这就是利他。点亮别人的时候,自己也不会灭。所以,到底是该自利还是利他,这还需要问别人吗?

▲…原文…▲

 

➤ 印光法师文钞:《复周群铮居士书三》
➤ 文钞读书会:第237天第238天第23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