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印光法师文钞读书会第291天

印光法师文钞.读书会第291天

宏海法师 导读

这封书信是印祖给海曙法师的复信。海曙法师应该是一位讲经说法、通达教理的大法师。他给提出来七个问题,想让印祖依此作论。这里先跟大家把这七个问题说一下,让大家对佛学知识的了解和在心性的提升方面有所帮助。
首先大家要知道,整个佛的一代教法,每一部类经典,乃至后来祖师、菩萨的论典都是有特色的。后来的大德依着佛讲法的特点做了一个线条上的划分,并方便安立了一些名目,比如像性空唯名系、虚妄唯识系、真常唯心系等。海曙法师提出的七个论题就属于真常唯心系的范畴。真常唯心的意思是说,佛性是真实不虚、常住不坏的如来藏。
真常唯心系最有代表性的经论,一个是《楞严经》,一个是《大乘起信论》。这七个问题,前面六个都是《楞严经》里面的问题,后面一个属于《大乘起信论》里面的内容。
第一个问题是“执心在内”。《楞严经》里边,佛为了让阿难了解到心性所在,就问阿难,你的意识心在哪里?其中就说到,阿难以为心就在身内。当时佛破斥了他这个错觉。佛问阿难这个问题,用意就是让他起疑情,这是修行的前提。海曙师的第一个命题“执心在内”,指的就是这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直指见性是心非眼”。这是讲到见性,也是《楞严经》里讲到的话题。我们常错以为,我们能看见东西是眼在看。而这里佛举例告诉阿难,我们能够见,不是眼在起作用,而是我们有能见之心。这就是我们说的见性。海曙师的第二个命题是让印祖就“直指见性是心非眼”进行一个论述。
第三个问题“色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就是我们看到的物质(色阴),我们以为它是看得见摸得着、具有凝固性,但佛在《楞严经》中说,其实它是虚幻的一个现象,然它虽非实有,却依虚空而起。它的本体就是虚空的本体,就是“色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这是海曙师给印祖的第三个问题。
第四个问题是“眼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经典里面讲到,眼根见久了就发生作用,觉得有色有物质可见,因此成就了它能见的功能,其实这种能见的功能也是空性,当体即是如来藏妙真如性。这是第四个问题“眼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第五个命题“十二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十二处是什么?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与“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合称为十二处,如眼色处就叫十二处的第一处。物质的色尘和能见的眼根是相互成就的,当即看它本质体性,也不离开空性发挥。所以说“十二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第六个问题是“地大周遍”。《楞严经》里面讲到,地水火风空见识这七大,一一都是会归如来藏性,周遍法界。前面讲到本如来藏性,就是在现象上往如来藏性上会,即事即理,即事明理。七大周遍就是说,本身这七大一一都能体现如来藏性,是周遍无碍的。海曙法师此处的命题是单提一个“地大周遍”让印祖作论。
第七题是“一心二门”。这是《大乘起信论》里面的思想。这部论一开始就说到一心生二门。这里的一心是指万法之本体,是我们众生本具的、绝待的真如实性。依着这个而出生两个状态——心真如门和心生灭门,就叫一心生二门。这两个是一体的,又是相互通入的。由真如入生灭就变为轮回,由生灭入真如就称之为解脱。
海曙法师以这七个命题让印祖来作论文。印祖回应他说,自己现在这个样子,唯一的目标就是念佛求生净土,还作什么论呢?然而印祖很赞许海曙法师谦卑恭敬的态度,但说他的出发点有点过了。

▲…原文…▲

 

➤ 印光法师文钞:《复海曙师书》
➤ 文钞读书会:第291天第292天第29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