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印光法师文钞读书会第423天

印光法师文钞.读书会第423天

宏海法师 导读

这一段,印祖继续给周居士讲,随意读诵大乘经典时应注意的事项:“且勿急欲洞彻其义理为事也。果能志诚之极,教理自会透彻。若先欲透彻,不从志诚持诵做,即透彻亦无实益,况决难透彻乎。”
这里要注意两点:第一个,你不要以为念佛就不能读诵经典、受持经典;第二个,你也不要以为念佛还不够,还一定要受持经典。这两种都是极端的偏见。印祖讲得很中道,就是说,你念佛之外还有剩余精力的话,不妨随自己的意愿去受持读诵与你相应的大乘经典,把读诵经典的功德回向往生也可以。但是,要以志心受持为本。
“志心受持为本”,就是说你且不要急切地想要明白这个经的义理,因为以你这样急躁的心去研究经典,是很难洞彻义理。那应该怎样呢?“果能志诚之极”,就是你志诚受持读诵,教理自会透彻,那个是自然现前的。反过来,如果你带着急切求透彻心性的想法,使劲地去琢磨、去研究,而不从志诚恳切读诵受持做起,那就没有用了。纵然你研究透彻了,也没有真实利益。有可能只是你的干慧,理论上好像通了,但实际上没有尝到真实的味道。何况你也没办法透彻。印祖强调的就是这个意思。
“法相禅教,毕生研究,也难得其旨归。即得,谁能不断惑业,了生脱死。欲断惑业了生死,恐梦也梦不著。” 你用意识心来断烦恼,不仅不能断烦恼,反而是增烦恼,路子不对。路子纵然对了,你断烦恼还得用前面的方法——志心受持经典,或者念佛求生西方出生死。
最后又说到净土法门的特色:净土法门是仗佛慈力的他力法门,其余的法门都要靠自己的力量。后面印祖打了个比喻:“一为通途教理,如世之士人,由资格而为官。一为特别教理,如世之王子,一堕地即为一切臣宰所恭敬。”所以说这两种法门怎么可以相提并论呢?

▲…原文…▲

 

➤ 印光法师文钞:《复周智茂居士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