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印光法师文钞读书会第4天

印光法师文钞.读书会第4天

宏海法师 导读

这是观机逗教,对于净土法门的贯彻。这个法门是两尊佛合作的。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众生无力断惑,净土法门就是释迦牟尼佛找的后援。就等于说,在苦海中让众生回头上岸,可是这个苦海太大了,没办法让众生自己渡过去,只好去找后援,让弥陀慈父的愿力播撒到我们娑婆世界来。你没有能力,自己修不好,那么就特别开了一个仗佛愿力摄受,能够带业往生的法门。带业往生,不用转凡成圣,凡夫也能够成就。
带业往生意味着什么?我们今天怎么理解带业往生?我们不要管带这个业,带那个业,不要管那些阻碍往生的业,而是把目光投向成就往生的业。也就是,带业往生,带我们的信愿念佛之业,相信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发愿往生。我们带的就是这个业,顺理成章,一跃龙门。
就是说两土世尊的圆满大悲心远远超出天地父母。对这个说法,不信佛的人会觉得不可理解。但如果真正感应到佛法这种大愿大慈,就会知道,诸佛菩萨、善知识、三宝的恩德,真的比天地父母要大得多。本来是一条轮回路,天地父母是三界轮回中的缘,连欲界都没出去。而一入净土,就踏上成佛的光明大道。当然不能喻其恒河沙分之一,不可比的呀。
就是说,你已经知道净土法门,宜发惭愧心――惭愧心是七种圣法财之一,决定了我们能不能够与法相应。第二个发忏悔心。无量劫牵带出来的恶业,都需要我们发这种忏悔心。
但是我们现在忏悔的能力、惭愧的能力非常小,再怎么去教化也罢、提醒也罢,他心地上就跟一面非常大的铁墙一样,根本丝毫都软化不进去,很可悲。我们只有更加发起惭愧忏悔的心,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蒙佛加被,才能够业消身安。
印祖每毎开示说“念佛方能消宿业,竭诚自可转凡心”,就是你这颗心诚到极致,特别卑微,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越发把自己的仰靠悲愤心发出来,有一种无颜面对诸佛菩萨一路修行和教导的惭愧忏悔心,这才能够业消身安,所以是竭诚自可转凡心。到这个时候,你的心念是什么?那恰恰也是一个如如不动的,接近于空性的临界点。我们没有这个心理体验,甚至还有一种我慢心,藐视这些战战兢兢的心态,说“过于执着了、犯得着那样吗”这些话。所以发这种心难啊,但是难行能行,这一句就是我们要行的法。
印祖又给他开示,在危难的时候,如果说能持诵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礼拜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无疑悉知悉见,是遍知的。“无不随感而应,即垂慈佑,”你有感即应,能够得到他老人家的护佑,令我们离苦得乐。这就叫感应。这种离苦得乐,我常讲的愿生西方净土中。离苦得乐的离苦,不仅仅是死苦,还有老苦,病苦,途中的一切苦。这个乐,不仅仅是解脱,涅槃乐,还有世间的有求必应之乐,这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广大胸怀。
我们一般说往生西方肯定是以念阿弥陀佛为正业,但是在法上,不要把观世音菩萨和阿弥陀佛给割裂开来。我们应该把观世音菩萨理解成是阿弥陀佛的一个化身,在娑婆世界这个苦海中,他来负责循声救苦。也就是在阿弥陀佛无量平等大慈悲的视野中,他专门占了这个特色渠道,来让大家脱苦,让大家身安了才能心安,心安了才可道隆。

▲…原文…▲

 

➤ 印光法师文钞:《复邓伯诚居士书一》
➤ 文钞读书会: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第7天第8天第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