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复濮大凡[1]居士书

🔎 ◤…读书会第310天…◢
遥捧云章[2],实深惭愧。不慧[3]幼失问学[4],长无所知,客路竛竮,寄食普陀。不亿阁下,以宿承佛嘱,乘愿再来,得儒佛之心宗,穷性相[5]之秘藏[6],遍参缁素[7],力修净业之出格豪杰,过量大人[8]。乃不耻下问,询于刍荛(chú ráo)[9],而过为谦誉,令人无地容身。设大地有缝,当即彻底深入,何敢仰答。

捧起您文采斐然的来信,实在深感惭愧。我幼时失于求学,长大了一无所知,一个人在他乡,于普陀山挂单。不料阁下您,以过去世承受佛陀的咐嘱,乘愿再来,得儒家、佛教的心法宗旨,穷尽事物本质和表象的秘藏,遍参僧俗高人,力修净业的杰出英豪,雅量君子。却能不耻下问,询于我这样草野浅陋之人,而您如此自谦赞他,令人无地容身。假设大地有缝,当立即彻底深入,怎么敢抬头作答。

继思阁下学问如是之博,见地如是之高。如斯数则,义甚浅近。岂真怀疑不决哉。殆欲发起同人耳。阁下既以了知为不知,不慧不妨以无知为有知。因即据款批判,随语剖析。非敢效老吏[10]之断狱[11],不过如课士[12]之纳卷耳。所陈菲词,详列后幅。其当与否,祈垂麈(zhǔ)政[13]

继而想到阁下您的学问如此渊博,见地如此的高超。如信中的几个问题,义理很是浅近。哪里是真的怀疑不决呢?大概是想要发起大家的正见罢了!阁下您既然以了知为不知,我不妨以无知为有知。因此就一条条的评论,随文剖析。不敢效法很有经验的官员似的来审断案件,不过如同科考之人交纳考卷罢了。所说浅见,详列如下。其中得当与否,请您不吝指正。

🔎 ◤…读书会第311天…◢
念佛虽贵心念,亦不可废口诵。以身口意三,互相资助。若心能忆念,身不礼敬,口不持诵,亦难得益。世之举重物者,尚须以声相助,况欲摄心以证三昧者乎。

念佛虽然贵在心念,但也不可废除口诵。因为身口意三业互相帮助。如果心能忆念,身不礼敬,口不持诵,也很难得到真实的利益。世上举重物的人尚且需要口中出声相助,何况打算摄心来证三昧的人呢?

所以大集经云,大念见大佛,小念见小佛[14]。古德谓大声念,则所见之佛身大。小声念,则所见之佛身小耳。而具缚凡夫,心多昏散。若不假身口礼诵之力,则欲得一心,末由[15]也已。

所以《大集经》说大念见大佛,小念见小佛。古代大德说大声念,则所见之佛身大;小声念,则所见之佛身小。而且具缚凡夫的心多数昏沉或散乱。如果不借身口礼诵的力量,那么想得到一心不乱,是没有途径可以达到的。

实际理地,方无生灭。佛事门中,何一非生灭法乎。等觉菩萨,破四十一品无明,证四十一分秘藏,亦不出于生灭之外。是生灭乃生死之根,亦菩提之本,视其人之所用何如耳。

实际真如理地,方才无生无灭。佛门自修化他的事业中,哪一法不是生灭法呢?等觉菩萨,破除四十一品无明,证得四十一分秘藏,也不超出生灭之外。生灭是生死的根本(菩萨的生死是变易生死,而不是我们所理解凡夫的分段生死),也是菩提的根本,要看个人如何运用罢了。

🔎 ◤…读书会第312天…◢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乃以彼背觉合尘之生灭,转而为背尘合觉之生灭,以期证于不生不灭之真如佛性也。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中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是将背离觉性而合于六尘的生灭,转而成为背离六尘而合于觉性的生灭,以期证得不生不灭的真如佛性啊!

念念在净土,方可往生,乃上品往生者之身分。若执定此义,以自求上品,何善如之。若执定此义,以教中下根人,则阻人胜进不浅。何以故。以彼必以为此法太高,遂以卑劣自居,不肯修持耳。

念念在净土,方可往生,这是上品往生者的身分。如果认定这个道理,来自己求上品上生,这是大好事。如果强认这个道理,来教导中下根的人,就会阻碍他人的进修。为什么呢?因为中下根人必定认为“念念在净土”这个法太高,于是自认卑劣难以企及,不肯用功修持啊!

又此念佛虽属意识,而诸识咸具。不观上文都摄六根乎。六根既摄,则六识将何为乎。即转送[16]含藏[17]者,亦唯此事而已。

另外,念佛虽然属于意识作用,而八识全具。您没有看上文所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吗?六根摄住之后,那六识还能做什么呢?就是第七转识、第八含藏识,也唯有念佛这一件事了啊!

🔎 ◤…读书会第313天…◢
刀砍不入一段,原无可疑。以阁下将自力他力,禅宗净宗之界限未分,致成一大疑团耳。

“刀砍不入”一段文,原本没有什么可疑。因为阁下您将自力、他力,禅宗、净宗的界限没有分清楚,导致成了一大疑团。

念佛一法,乃仗佛力出三界,生净土耳。今既不发愿,亦岂有信(有真信者,必有切愿)。信愿全无,但念佛名,仍属自力。以无信愿,故不能与弥陀宏誓,感应道交。若见思惑尽,或可往生。若全未断,及断未净尽,则业根尚在,何能即出轮回。

念佛一法是仰仗佛力出离三界,往生净土。现在既然不发愿,哪能说有信心呢(有真信的人,必定有切愿)?信愿完全没有,只是念佛的名号,仍然属于自力。因为没有信愿,所以不能和弥陀宏誓愿力感应道交。假如见惑、思惑已经断尽,或许可以往生。假如没有全部断尽,或者断得不彻底,那么业根依然存在,哪能当生出离轮回呢?

五祖戒[18],草堂青[19]等,即是确证。

五祖戒禅师后世为苏东坡、草堂青禅师后世为曾鲁公等,就是确证。

🔎 ◤…读书会第314天…◢
须知去却信愿念佛,与宗家之参究无异。若得往生,则因果不相符契矣。蕅益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乃铁案[20]也。

应该知道舍去信愿而念佛,这与禅宗的参究没有区别。如果这样也能往生,那就因果不相符合了。蕅益大师说:“得生(西方)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这是千古不变易的定论啊。

经云一心不乱,远承前文依正功德,即是教令生信。近承上文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即是教令发愿。

阿弥陀经》说:“一心不乱”,这是远承前面经文的依正功德(宝池德水等),就是教令我们生起信心。近承上面经文“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就是教令我们发愿。

又况下文劝信劝愿,不一而足。阁下截断前文,止执一句,故有不贵发愿之疑。又以无信愿之一心,与有信愿之一心,敌体[21]同观,故有刀砍不入,岂非纯一,何以无愿不得往生之疑。

又何况下面经文,劝信劝愿,不一而足。阁下截断前面经文,只执着一句“一心不乱”,所以有不注重发愿求生的怀疑。又将没有信愿的一心不乱,与有信愿的一心不乱,平等地看待,所以有“刀砍不入,岂非纯一,何以无愿不得往生”的疑问。

又念佛之外,第二念,夹杂,难以枚举。举其正者,如求大彻大悟,得大总持等。非指发愿为第二念,为夹杂也。须知净土一法,以信愿行三法为宗。行如车牛,愿如御者,信如前导。导与御者,正成就其车牛之进趣耳。是以朝暮必须向佛发愿。

又者,念佛之外,有第二念、夹杂间断等问题,难以枚举。举出其中正确的来说,例如求大彻大悟,得大总持等等是第二念。不是指发愿求生为第二念,为夹杂。必须知道净土一法,以信、愿、行三法为宗旨。“行”如同车牛,“愿”如驾车的人,“信”如前导。向导与驾车人,正是成就这个车牛的前进趋向啊!所以早晚必须向佛发愿。

🔎 ◤…读书会第315天…◢
又不念佛时,亦不可泥。纵令一念万年[22],不妨日有起止。若谓有不念时,有发愿时,便成间断夹杂,便难成办。试问此一心念者,亦曾见色闻声,著衣吃饭,举手动足,与否。若有,彼既不间断夹杂,此何独间断夹杂。若无,除非法身大士。然法身大士,端居一处,而现身尘刹。其间断夹杂,将不胜其多矣。

又者,不念佛时,也不可以拘泥。纵然一念万年,远离时间长短的分别,也不妨碍每日有起有止。如果认为有不念佛时,有发愿时,就成为间断夹杂,便难成办往生大事。那么请问这一心念佛时,有没有见色闻声、穿衣吃饭、举手投足呢?如果有,一心念佛与举手投足二者,既然不会产生间断夹杂,一心念佛与发愿往生二者,为何就会产生间断夹杂呢?如果一心念佛时,不见色闻声,不知举手投足等,除非法身大士,才有这种功夫。然而法身大士,端居在一处,却又能现身尘刹。这其中的间断夹杂,就不知有多少了。

心具众理,应万事,岂止佛愿同时而已。约常途修持,发愿当在朝暮。亦有念佛一进毕,即发愿者。

心具众理,普应万事,哪里只是念佛发愿能够同时进行而已呢?对于平时的修持,发愿应当在早晚。也有念佛一完,就发愿的。

阁下深通性相,谓佛念,求生念,不能两具,似于事事无碍之圆理,未能彻信。又谓有则此念当剖为二,一半归佛,一半归愿,如此,一人应成两佛。

阁下深通性相二宗,认为念佛之念,求往生之念,二念不能同时具有,似乎对于事事无碍的圆教之理,未能彻底相信。又认为如果有二念同具一念中,那么这一念,应当剖分为二,一半归念佛,一半归发愿,如此,一个人应成两尊佛。

阁下于日用之中,眼见色时,耳鼻舌身意,便不闻声及缘法等耶。若一时并行不悖,何独于此而疑之。须知一念心体,其用无量。八识非一心之体用乎,彼既不成八佛,此何以成两佛也耶。

阁下在日常生活中,眼睛看见外色时,耳、鼻、舌、身、意五根,就不会听到声音以及攀缘法尘了吗?如果眼耳能够同时进行而互不冲突,为何独独对于念佛发愿二念同具而生疑呢?必须知道一念心体,他的作用无量。八识不是一心的体用吗?八识同运既然不成八佛,念佛发愿二念并行,如何能成两佛呢?

🔎 ◤…读书会第316天…◢
平生绝无信愿者,临终决定难仗佛力。既云善恶俱时顿现,且无论阿弥陀佛四字不现者,不得往生。即现,亦不得往生。何以故。以不愿生故。以不求佛,因不得蒙佛接引故。

平生绝对没有信愿的人,临终决定很难仗佛力往生。既然说临终是善恶境界同时顿然显现,暂且不论阿弥陀佛四字不现前的人不得往生。就算现前,也不得往生。为什么呢?因为他不愿意往生的缘故。因为不求阿弥陀佛的摄受,因此不能蒙受阿弥陀佛接引的缘故。

华严经云,假使恶业有体相者,十方虚空不能容受。古德云,如人负债,强者先牵。心绪多端,重处偏坠[23]。今善恶皆现,由无信愿,便不能奈恶业何矣。须知仗自力,则恶业有一丝毫,便不能出离生死,况多乎哉。

《华严经》中说:“假使恶业有体相者,十方虚空不能容受。”古德说:“如人负债,强者先牵。心绪多端,重处偏坠。”现在善恶二业都现前,由于没有信愿之力,便不能奈何恶业啊!必须知道只依仗自力,那么就算恶业还有一丝一毫,就不能出离生死,何况恶业还很多呢?

🔎 ◤…读书会第317天…◢
又无信愿,念至一心,无量无边之中,或可有一二往生。决不可以此为训,以断天下后世一切人往生净土之善根。何以故。以能仗自力,念至业尽情空,证无生忍者,举世少有一二。倘人各依此行持,置信愿而不从事。则芸芸众生,永居苦海,无由出离,皆此一言为之作俑[24]也。而其人犹洋洋得意,以为吾言甚高。而不知其为断佛慧命,疑误众生之狂言也。哀哉(世间善业,不出轮回,若对信愿具足之往生净业,则彼善业,仍属恶业)。

又者,没有信愿的人,念佛念到一心不乱,无量无边的众生之中,或许可能有一二人往生。绝对不可以此作为教导,以断天下后世一切人往生净土的善根。为什么呢?因为能够只仗自力,念到业尽情空,证到无生忍的人,举世罕有一二。倘若每个人都依照这个标准来行持,将信愿二事放在一边而不去做。那么芸芸众生就永远停留在生死苦海,无法出离,都是这一句话成为罪魁祸首啊!而这个人还洋洋得意,认为自己的言论很高超。而不知道这是断佛慧命,疑误众生的狂言啊!悲哀啊!(世间善业出不了轮回,如果与信愿具足的往生净业相比,那么这个世间善业仍属恶业)。

🔎 ◤…读书会第318天…◢
净土一法,须另具只眼[25],不得以常途教义相例。使如来不开此法,则末世众生之了生死者,不可得而见之矣。

净土这个法门必须另外具一只眼,不得以常途的教义来类比。假使如来不开示净土法门,那么末世众生中想了生死的人,就不可能见到了。

蕅益大师,弥陀要解,理事各臻其极,为自有此经以来之第一注解。当以之为的,则他日往生品位,咸不得与阁下齐肩矣。

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对理性事相的阐述均完美至极,是自从有《阿弥陀经》以来的第一注解。应当以这本书作为准绳,那么将来往生的品位,他人都无法与阁下平齐了。

古人修行,皆能证道。今人修行,少见明心。岂人根之不等耶,抑亦敬慢之所致耳。历观传记高人,咸皆视经像如视活佛。其敬畏之迹,虽忠臣之奉圣主,孝子之读遗嘱,何能仿佛一二。因其恭敬之极,故能断惑证真,超凡入圣。

古人修行,皆能证道。今人修行,则很少见到明心者。难道是人的根机不同吗?或许是古今态度有恭敬与轻慢的不同所导致的罢。阅读历代高人的传记,全都是见佛经佛像如同见到活佛。恭敬畏慎的事迹,即使是忠臣侍奉圣主,孝子捧读遗嘱,也不能比拟一二。因为他们恭敬到了极点。所以能够断惑证真,超凡入圣。

观于二祖立雪[26],程门立雪,可见矣。今人视佛像如土木,视佛经如故纸。纵有信心,读诵受持,亦不过供其口头滑利而已,有何实益之可论也。虽种远因,而亵慢之罪,有不堪设想者。

看看二祖慧可立雪求法,杨时二人立雪侍师,就可以见到古人之风了。现在的人视佛像如同土木,视佛经如同旧纸。纵然有信心,读诵受持,也不过是为了口头流利而已,有什么实际利益可说呢?虽然种下解脱的远因,而亵渎轻慢的罪业,实在不堪设想。

愿阁下以博学宏词,提倡佛法时,必须常以此普利一切。则法门幸甚,众生幸甚。

愿阁下您以渊博的学识才华,在提倡佛法之时,必须常常以恭敬心来普利一切。那么法门幸甚!众生幸甚!

 

< 学习笔记 >

[1]濮大凡:濮一乘居士。曾任《佛学丛报》(1912年10月创刊)主编。

[2]云章:指文彩蜚然的文章。

[3]不慧:谦词。僧人自称。

[4]问学:1.学问。2.求知,求学。

[5]性相:指体性与相状。性,事物的本质,不变而绝对之真实本体,或事物之自体。相,事物的表象,差别变化之现象的相状。无为法是性,有为法是相。据《大智度论・卷三十一》,关于性相之区别有二说:
 (1)性相无异,仅系名称有别,说性即说相,说相即说性,如说火性即说热相,说热相即说火性。故性与相有时可以互用,如‘诸法实相’一语,即谓诸法实性。
 (2)性相有别,性为其体,相为可识,如持释氏之戒为性,剃发染衣为相,性与相有内外、远近、初后等差别。

[6]秘藏:指诸佛之妙法,以诸佛善为守护,不妄宣说。秘,隐而不传于人。藏,蕴蓄于内。

[7]缁素:1.黑色和白色。2.指僧俗。僧徒衣缁(黑色),俗众服素(白色),故称。

[8]大人:德行高尚、志趣高远的人。

[9]刍荛:1.割草采薪之人。谦词。在向别人提供意见时,把自己比喻成草野鄙陋的人。2.浅陋的见解。谦词。◇《诗经・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刍荛。”(古代圣贤有句名言,要虚心向割草打柴的人请教。)

[10]老吏:熟谙公务案牍的胥吏。

[11]断狱:审理和判决案件。

[12]课士:考核士子的学业。

[13]麈政:麈,即四不象。魏晋名士清谈时手持麈尾,为名流雅器,相沿成习。后人因以敬称他人之教诲为“麈教”,请他人指正为“麈正(或政)”。

[14]大念见大佛,小念见小佛:语出《大方等大集经・第四十三卷》。“或一日夜,或七日夜。不作余业,至心念佛。乃至见佛,小念见小,大念见大。乃至无量念者,见佛色身无量无边。”

[15]末由:无由。末,没有。由,途径。◇《论语・子罕》:“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虽然我想要追随上去,却找不到可循的路径。)

[16]转送:转识。末那识之异名。八识中之第七识。

[17]含藏:八识中第八阿赖耶识。阿赖耶,译曰藏。含藏一切种子之识。

[18]五祖戒:五祖戒禅师,五戒禅师。北宋。云门宗。法号师戒。常住五祖寺(湖北五祖山)。据《龙舒净土文・第七卷》,五祖戒禅师乃苏东坡之前世。因参禅尚未断见思二惑,转世为苏东坡时,虽然博学多才,但是很好色。(身后轮回:五祖戒⇒苏东坡⇒憨山德清⇒虚云 ※相传,净土宗十祖截流大师为憨山德清之后身)

[19]草堂青:草堂青禅师。北宋。《龙舒净土文・第七卷》记载,青草堂禅师年过九十,因感念曾姓妇人的供养之恩,称来世愿为其子。禅师坐化后,妇人产子,即北宋宰相曾公亮(字明仲,号乐正)。

[20]铁案:证据确凿,不能推翻的定案。

[21]敌体:指彼此地位相等,无上下尊卑之分。

[22]一念万年:指一念即万年,万年即一念。乃表示舍离长短等相对概念之绝对语句。义同“一即一切”。谓在一念心中收摄万年之岁月而无遗。

[23]心绪多端,重处偏坠:语出《彻悟禅师语录》。“吾人生死关头。唯二种力。一者心绪多端。重处偏坠。此心力也。二者如人负债。强者先牵。此业力也。”(人在生死关头,起作用的有两种力量:一种是当四大即将分离时的贪生怕死,各种念头此起彼伏,神识就跟着最重的力量而走。这是心力。还有一种是业力。善的业力、恶的业力、不善不恶的业力,在临命终时也会显现,就像欠债还钱,神识就跟着欠的最重的力量走。)

[24]作俑:本指古代制作用于陪葬的偶像,后指创始、首开先例。多用于贬义。◇《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最开始用陶俑、木俑来殉葬的人,大概没有后代吧,应该断子绝孙吧。那实在是太像人了。)

[25]另具只眼:具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只眼,一只眼。禅林用语。指于佛法上,具有真实正见之慧眼,非凡夫之肉眼。
 具眼:亦作“具眼睛”。禅林用语。指对事物具有特殊之见识,或指具有特殊见识之人。禅林中,对能透见宇宙之原则,及一切现象之实相者,称具眼者。

[26]立雪:指敬师笃学之典故。(1)《景德传灯录・慧可大师》记载,禅宗二祖慧可为求其师达摩广度众生而彻夜坚立大雪中,及晓,积雪过膝,师甚感动。(2)《宋史・道学传二・杨时》记载,北宋儒生杨时、游酢往见其师程颐,值颐瞑目久坐,二人侍立不去,颐既觉,门外雪已盈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