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印光法师文钞读书会第17天

印光法师文钞.读书会第17天

宏海法师 导读

这段就是印祖常说的敦伦尽分之道。印祖虽然希望居士能够一门深入的念佛,但不是说让你就不要去生活了。你身为在家人,还有父母需要孝顺,还有妻子需要赡养。如果本来经济上已经够用,还要贪得无厌,妄图享受富贵欢乐,这样是不应该的。但是身为一家之主的分内之事,家庭的吃穿用度等,还是要负起责任来。人类社会中,每个人都是各有所司,各有所主,必然要担当某种角色。在佛法来讲也并不屏弃这个角色。所以说分内应做的事,还当尽力去做,不可以逃避责任。印祖特别讲,“非必屏弃一切,方为修行也。”——并不是什么都不管了,才算做修行。
你如果要屏弃一切,同时你的父母妻子儿女所吃所用的要够用,那也可以。否则就是自己的“分”没有尽到,就与孝道相违背了。这里特别提醒邓伯诚居士,害怕他走向另一个极端。佛法真的是中道,你太把一个事态或者你的生活准则游移到边际的时候,肯定就不太正确了。你作为在家人,自己的责任没有尽到,妻儿老小都不去养,虽然说修行,但实际上跟佛教背道而驰了。又须以净土法门利益劝父母,能够把父母亲也度到西方极乐世界,那这辈子孝道就尽圆满了。
如果真正能度我们的双亲父母了生脱死,往生西方,与诸上善人去亲近的话,那这个孝道就圆满了。也可以说只有到了这个成就,才能够把父母的养育之债还圆满了。所以印祖说,“世间之孝,什么能于此等者?”就是说这个孝道也是有级别的,最低级别的就是光说点甜言蜜语的话,实际上没有行动,只给点吃的喝的。那么层次再高一点的话,可以舍一些物资财具孝顺父母,这就算了不得了。再高一些的呢,方便善巧随顺着老人的意思,让他欢喜,满他的愿,让他从心地上来快乐满足。那么这里所有的这些孝道呢,都不能跟咱们这儿讲到的让两位双亲超凡入圣相比,要以这个圆满之孝为根本。
印祖当时就是这样,以真实心、真实劝,这么去引导的。这样做的时候,不管效果如何,他的心地上就圆满了。他把这个愿力发出去,层层递进,一个众生都不落。度化众生的功德归己,被自己度化的六亲,以及自己往生的品位,就从下品增到中品,或者从中品就到了上品。虽然我们说能往生西方净土,哪怕边地疑城都不嫌,可实际上品位差别还是有的,有的能够即刻花开见佛,听佛讲法证无生忍。有的需要到几劫以后才能得阿罗汉果。还有的在所谓的莲胎里边见不着佛,几百岁以后才能见到。当然,极乐世界的时间过起来,跟咱们这儿不一样,完全是两个概念,切莫用我们这儿的法来套用极乐世界的境界。不能因为这个差别,就放弃往生极乐世界的愿。
印祖引用诗经里边的一段话,意思是告诉我们,自己修净土,劝别人修、劝自己的父母修,乃至劝别人的父母修,这样去劝化有缘人的悲心真是要无穷无尽!净业三福中第一就讲到,所以我们要深入思考下,怎么去孝养父母。那我们净业行人,一定要成就父母的往生大事。启发他们的善根,想尽一切办法为他们创造条件,至诚祈求诸佛菩萨加被。我们自己需要做的就是努力去发这个心启动因缘。印祖这里虽然短短的几个言语而已,一封书信中就说这么几句话,可是他的发心究竟圆满。

▲…原文…▲

 

➤ 印光法师文钞:《复邓伯诚居士书二》
➤ 文钞读书会:第10天第11天第12天第13天第14天第15天第16天/第1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