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2022-06-28から1日間の記事一覧

群書治要三六〇(2-79)

79.忠臣之事君也,言切直則不用,其身危;不切直則不可以明道。故切直①之言,明主所欲急聞,忠臣之所以蒙②死而竭智也。(卷十七 漢書五) 【注釈】①切直:懇切率直。②蒙:蒙受。引申為冒著,頂著。 【白話】忠臣事奉君主,言語懇切率直則不被信用,還會危及…

群書治要三六〇(2-78)

78.夫殺生賞罰,治亂所由興也。人主所謂宜生,或不可生,則人臣當陳所以宜殺;人主所謂宜賞,或不應賞,則人臣當陳所以宜罰。然後治道耳。(卷二十九 晉書上) 【白話】死、生、賞、罰這些處置得正確與否,和國家的安定與動亂有著密切的關係。君主說某人應…

群書治要三六〇(2-77)

77.君語及之,則危言①;語不及,則危行②。國有道,則順命;無道,則衡命③。(卷十二 史記下) 【注釈】①危言:猶慎言。②危行:小心地行動,慎行。③衡命:違逆命令。 【白話】如果國君問到自己,就謹慎地發表自己的言論;若是國君沒詢問自己,就謹慎地做事,…

群書治要三六〇(2-76)

76.忠臣不私,私臣不忠,履正奉公,臣子之節。(卷二十四 後漢書四) 【白話】忠臣沒有私心,有私心的臣子則不忠,履行正道、奉公行事,是做臣子的節操。 【日本語訳】忠臣は私心がありません、私心がある臣子は不忠です。正道を履行して、公務に専念して事…

群書治要三六〇(2-75)

75.州之北界有水,名曰「貪泉」。父老云:「飲此水者,使廉士變節。」隱之始踐境,先至水所,酌而飲之,因賦詩曰:「古人云此水,一歃(shà)①懷千金。試使夷齊②飲,終當不易心!」(卷三十 晉書下) 【注釈】①歃:飲。②夷齊:伯夷和叔齊的並稱,兩人曾互相禮…

群書治要三六〇(2-74)

74.亮自表①後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②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無別調度③,隨身衣食,悉仰於官。若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④,以負陛下。」及卒,如其所言。(卷二十七 蜀志) 【注釈】①自表:自上奏章。②薄田:貧瘠的田。有…

群書治要三六〇(2-73)

73.故舊①長者②,或欲令為開產業。震曰:「使後世稱為清白吏子孫,以此遺之,不亦厚乎?」(卷二十三 後漢書三) 【注釈】①故舊:舊交,舊友。②長者:年紀大或輩分高的人。 【白話】舊友和長輩中有人勸楊震為子孫置辦一些私人財產。楊震說:「讓後世人稱他們…

群書治要三六〇(2-72)

72.子罕①曰:「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卷五 春秋左氏傳中) 【注釈】①子罕:樂喜,子姓,樂氏,字子罕,是春秋時期宋國的卿,於宋平公時任司城,故又稱司城子罕。 【白話】子罕說:「我把『不貪』看作寶物,…

群書治要三六〇(2-71)

71.良將不怯死以苟免①,烈士②不毀節以求生。(卷二十五 魏志上) 【注釈】①苟免:苟且免於損害。②烈士:有節氣有壯志的人。 【白話】良將不會因畏懼死亡而苟且偷生,有氣節壯志的人不會毀棄節操以求活命。 【日本語訳】良将は死亡を恐れて将来を考えず、一…

群書治要三六〇(2-70)

70.人主莫不欲得賢而用之,而所用者不免於不肖;莫不欲得奸而除之,而所除者不免於罰賢。若是者,賞罰之不當,任使之所由也。人主之所賞,非謂其不可賞也,必以為當矣;人主之所罪,非以為不可罰也,必以為信①矣。智不能見是非之理,明不能察浸潤②之言,所…

群書治要三六〇(2-69)

69.眾人之唯唯,不若直士之愕愕①。(卷八 韓詩外傳) 【注釈】①愕愕:直言無諱的樣子。 【白話】眾士的唯唯諾諾,不如一位正直士人的直言諫諍。 【日本語訳】衆人からのへいへいするよりは、一人の正直な士人から直言に諌争するほうがいいです。 >> 群書治…

群書治要三六〇(2-68)

68.齊侯問於晏子曰:「為政何患?」對曰:「患善惡之不分。」公曰:「何以察之?」對曰:「審擇左右,左右善,則百僚①各獲其所宜,而善惡分矣。」孔子聞之曰:「此言信矣。善進則不善無由入矣,不善進則善亦無由入矣。」(卷四十三 說苑) 【注釈】①百僚:…

群書治要三六〇(2-67)

67.主察異言,乃覩其萌;主聘儒賢,奸雄乃遁①;主任舊齒②,萬事乃理;主聘巖穴,士乃得實。(卷四十 三略) 【注釈】①遁:逃亡,逃跑。②舊齒:年高望重者,老臣,舊臣。 【白話】君主能明察反常的言論,才能看到禍亂的萌芽。君主能聘任賢能的儒士,奸雄就會…

群書治要三六〇(2-66)

66.不用之法,聖主不行;不驗①之言,明主不聽也。(卷四十一 淮南子) 【注釈】①不驗:不切實際,沒有效驗。 【白話】不合時宜的法度,聖明的君王不會施行;不切實際的言論,賢明的君王不會聽信。 【日本語訳】聖主は時宜に適しない法を実行しません、明主…

群書治要三六〇(2-65)

65.凡有血氣①,苟不相順,皆有爭心。隱而難分,微而害深者,莫甚於言矣。君人②者將和眾③定民,而殊其善惡,以通天下之志者也,聞言不可不審也。(卷四十九 傅子) 【注釈】①血氣:血液和氣息。②君人:為人君主,治理人民。③和眾:使百姓和順。 【白話】大凡…

群書治要三六〇(2-64)

64.夫讒人似實,巧言如簧①,使聽之者惑,視之者昏。夫吉凶之效,在乎識善;成敗之機,在於察言。(卷二十四 後漢書四) 【注釈】①巧言如簧:形容人言辭巧妙動聽,猶如笙中之簧。簧,笙、竽、管等樂器中振動發聲的薄片,用竹、金屬或其他材料製成。 【白話】…

群書治要三六〇(2-63)

63.天下之國,莫不皆有忠臣謀士也,或喪師敗軍,危身亡國者,誠在人主之聽,不精不審。(卷四十八 時務論) 【白話】天下所有的國家都是有忠臣和謀士的,其中有折損軍隊、吃了敗仗,危及自身乃至亡國的,實在是因為君主聽了各種建議之後的決斷,不嚴密、不…

群書治要三六〇(2-62)

62.用賢人而行善政,如或譖(zèn)①之,則賢人退而善政還②。(卷十五 漢書三) 【注釈】①譖:讒毀,誣陷。②還:罷歇,止息。 【白話】任用賢德的人施行清明的政治,如果有人進讒言毀謗他,那賢人就會離去,而善政也就廢止了。 【日本語訳】賢徳な人を任用して…

群書治要三六〇(2-61)

61.昔李斯教秦二世曰:「為人主而不恣睢(suī)①,命之曰天下桎梏②。」二世用之,秦國以覆,斯亦滅族。(卷二十六 魏志下) 【注釈】①恣睢:放縱暴戾。②桎梏:古代用來拘繫犯人手腳的刑具,在手上戴的為梏,在腳上戴的為桎,類似於近世的腳鐐手銬。 【白話】…

群書治要三六〇(2-60)

60.諂媚小人,歡笑以贊善;面從①之徒,拊(fǔ)節②以稱功。益③使惑者不覺其非,自謂有端晏④之捷、過人之辨⑤而不寤(wù)⑥,斯乃招患之旌。(卷五十 抱朴子) 【注釈】①面從:謂當面順從。②拊節:即擊節,形容十分讚賞。拊,拍,擊。節,古樂器中擯制節拍的器具…

群書治要三六〇(2-59)

59.奸臣因以似象之言而為之容說①,人主不能別也,是而悅之,惑亂其心,舉動日繆(miù)②,而常自以為得道,此有國之常患也。夫佞邪之言,柔順而有文;忠正之言,簡直而多逆。(卷五十 袁子正書) 【注釈】①容說:曲意逢迎,以取悅於上。說,同「悅」。②繆:錯…

群書治要三六〇(2-58)

58.或問:「天子守在四夷①,有諸?」曰:「此外守也,天子之內守在身。」曰:何謂也?曰:「至尊者,其攻之者眾焉,故便僻(pián pì)②御侍③,攻人主而奪其財;近幸妻妾,攻人主而奪其寵;逸遊伎藝,攻人主而奪其志;左右小臣,攻人主而奪其行;不令之臣,攻…

群書治要三六〇(2-57)

57.是故為人君者,所與遊①必擇正人,所觀覽必察正象,放鄭聲②而弗聽,遠佞人③而弗近,然後邪心不生,而正道可弘也。(卷二十五 魏志上) 【注釈】①遊:交遊,結交。②鄭聲:原指春秋戰國時鄭國的音樂。鄭國的音樂多為靡靡之音。故稱放蕩不雅正的音樂為「鄭聲…

群書治要三六〇(2-56)

56.扁鵲不能治不受鍼藥①之疾,賢聖不能正不食善言之君。故桀有關龍逢(páng)②而夏亡;紂有三仁③而商滅。故不患無夷吾④由余⑤之論,患無桓、穆之聽耳。(卷四十二 鹽鐵論) 【注釈】①鍼藥:針灸、藥物。鍼,同「針」。②關龍逢:桀的臣子。桀作酒池塘丘,為長夜…

群書治要三六〇(2-55)

55.通直言之塗,引而致之,非為名也,以為直言不聞,則己之耳目塞。耳目塞於內,諛者順之於外,此三季①所以至亡,而不自知也。(卷四十九 傅子) 【注釈】①三季:指夏、商、周三代的末期。 【白話】敞開直言之路,招引獲得諫言,不是為取得好名聲,而是認為…

群書治要三六〇(2-54)

54.昔高祖①納善若不及,從諫若轉圜(yuán)②。(卷十九 漢書七) 【注釈】①高祖:指西漢高祖劉邦。②圜:同「圓」。 【白話】當年漢高祖採納善言唯恐來不及,聽從諫言就好似轉動圓形之物那樣順暢迅速。 【日本語訳】昔の漢高祖は善言を受け入れるのに間に合わ…

群書治要三六〇(2-53)

53.禹之治天下也,以五聲聽。門懸鐘鼓鐸(duó)①磬②,而置鞀(táo)③,以待四海之士,為銘④於筍簴(sǔn jù)⑤曰:「教寡人以道者擊鼓;教寡人以義者擊鐘;教寡人以事者振⑥鐸;告寡人以憂者擊磬;語寡人以訟獄者揮鞀。」此之謂五聲。是以禹嘗據一饋而七起,日中而…

群書治要三六〇(2-52)

52.堯舜之世,諫鼓謗木①,立之於朝,殷周哲王,小人②怨詈(lì)③,則洗目改聽,所以達聰明④,開不諱⑤,博採負薪⑥,盡極下情也。(卷二十三 後漢書三) 【注釈】①謗木:相傳堯舜時於交通要道豎立木柱,讓人在上面寫諫言,稱「謗木」。②小人:平民百姓。怨詈:…

群書治要三六〇(2-51)

51.君明則臣直。古之聖王,恐不聞其過,故有敢諫之鼓①。(卷二十六 魏志下) 【注釈】①敢諫之鼓:設於朝廷供進諫者敲擊以聞的鼓。 【白話】君主聖明臣下就正直。古代聖明的君王唯恐聽不到自己的過錯,因此設立了讓進諫者敲擊以便領導者知曉的鼓。 【日本語…

群書治要三六〇(2-50)

50.能容直臣,則上之失不害於下,而民之所患上聞矣。(卷四十九 傅子) 【白話】能容納正直的臣子,則君主有失誤也不會貽害百姓,而百姓的憂患君主也能聽到。 【日本語訳】正直な臣下が受け入れられれば、君主が過ちを犯しても百姓を加害することがなく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