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2022-06-28から1日間の記事一覧

群書治要三六〇(2-109)

109.夫兄弟者,左右手也。譬人將鬥而斷其右手,而曰我必勝,若是者可乎?夫棄兄弟而不親,天下其孰親之?(卷二十五 魏志上) 【白話】兄弟之間就像人的左右手。比如有人將要打鬥時,卻砍斷自己的右手,反而說我一定能取勝,像這樣可能嗎?拋棄親兄弟而不親…

群書治要三六〇(2-108)

108.曾子曰:「若夫慈愛、恭敬、安親①、揚名,則聞命矣,敢問子從父之命,可謂孝乎?」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昔者,天子有爭(zhèng)②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尊卑輔善,…

群書治要三六〇(2-107)

107.禮以將其力,敬以入其忠。《詩》言:「夙興①夜寐,毋忝(tiǎn)②爾所生。」不恥其親,君子之孝也。(卷三十五 曾子) 【注釈】①興:起身。②忝:羞辱。 【白話】遵照禮儀來盡力侍奉父母,要把恭敬融入盡孝的真誠心裡。《詩經・小雅・小苑》說:「早起晚睡…

群書治要三六〇(2-106)

106.人之事親也,不去乎父母之側,不倦乎勞辱①之事,唯父母之所言也,唯父母之所欲也。於其體之不安,則不能寢;於其飡(cān)②之不飽,則不能食。孜孜③為此,以沒其身。(卷四十五 昌言) 【注釈】①勞辱:猶勞苦。亦指勞苦之事。②飡:同「餐」。③孜孜:勤勉…

群書治要三六〇(2-105)

105.曾子曰:「孝子之養老,樂其耳目,安其寢處,以其飲食忠養①之。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卷七 禮記) 【注釈】①忠養:指盡心誠敬奉養父母,不僅僅是照顧父母的身體而已。 【白話】曾子說:「孝子奉養父母,敬備禮樂以使父母的耳目愉悅…

群書治要三六〇(2-104)

104.夫人為子之道,莫大於寶身①全行②,以顯父母。(卷二十六 魏志下) 【注釈】①寶身:珍惜身軀。②全行:品行完美無缺。 【白話】為人子之道,沒有比愛惜自己的身體,保持良好的品行,從而讓父母因子女賢德而得到榮耀更重要的了。 【日本語訳】子女としての…

群書治要三六〇(2-103)

103.夫孝敬仁義,百行之首,而立身之本也。孝敬則宗族安之,仁義則鄉黨①重之。此行成於內,名著於外者矣。(卷二十六 魏志下) 【注釈】①鄉黨:同鄉,鄉親。 【白話】孝敬、仁義,是各種品行當中最重要的,也是為人處世的根本。能孝敬,則家族內部就會安定…

群書治要三六〇(2-102)

102.天反時為災,地反物為妖,民反德為亂,亂則妖災生。(卷五 春秋左氏傳中) 【白話】上天不按四時運行就會發生災害,大地違反萬物常性就會發生妖異,人民違反德義就生出禍亂,有了禍亂就會發生災害和怪異。 【日本語訳】自然が四季のどおりに運行しなけ…

群書治要三六〇(2-101)

101.有道以理①之,法雖少足以治矣;無道以臨②之,命③雖眾足以亂矣。(卷三十五 文子) 【注釈】①理:治理。②臨:監視,監臨。引申為統治、治理。③命:政令。 【白話】遵循道來治理天下,法規雖少,卻足以使天下太平安定;不遵循道來統治天下,命令雖然眾多…

群書治要三六〇(2-100)

100.道德仁義定,而天下正。(卷四十三 說苑) 【白話】道德仁義落實之後,天下便自然歸於正道。 【日本語訳】道徳と仁義が着実に実行したら、もちろん天下が正道になります。 >> 群書治要三六〇 #貴德 #尚道

群書治要三六〇(2-99)

99.文王問太公曰:「先聖之道可得聞乎?」太公曰:「義勝欲則昌,欲勝義則亡,敬勝怠則吉,怠勝敬則滅。故義勝怠①者王,怠勝敬者亡。」(卷三十一 六韜) 【注釈】①怠:據前文之意,此「怠」字疑當作「欲」,譯文按欲字翻譯。 【白話】文王問太公:「先世的…

群書治要三六〇(2-98)

98.天有時、地有財,能與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歸之。免人之死、解人之難、救人之患、濟人之急者,德也。德之所在,天下歸之。與人同憂同樂、同好同惡者,義也。義之所在,天下歸之。凡人惡死而樂生,好得而歸利。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

群書治要三六〇(2-97)

97.帝者貴其德也,王者尚其義也,霸者迫於理也。道狹然後任智,德薄然後任刑,明淺然後任察。(卷三十五 文子) 【白話】稱君主為帝是重視其美德,稱君主為王是崇尚其正義,稱君主為霸則是因為他通曉事理。道德偏狹了才憑藉智謀,恩德不厚了才憑藉刑罰,聖…

群書治要三六〇(2-96)

96.《象》曰:地中生木,升。君子以慎①德,積小以成高大。(卷一 周易) 【注釈】①慎:遵循,依順。 【白話】《象傳》說:樹木生於地中,是成長上升的象徵。君子因此遵循道德,從積累小善做起,以至成就高尚的德行。 【日本語訳】『象傳』は言いました。「…

群書治要三六〇(2-95)

95.君子不與人之謀①則已矣,若與人謀之,則非道無由也。故君子之謀,能必用道,而不能必見受②也;能必忠,而不能必入③也;能必信,而不能必見信也。君子非仁④者,不出之於辭,而施之於行。故非非者行是,而惡惡者行善,而道諭矣。(卷三十一 鬻(yù)子) 【…

群書治要三六〇(2-94)

94.夫道以人之難為易也。是故曾子曰:「父母愛之,喜而不忘;父母惡之,懼而無咎①。」然則愛與惡,其於成孝無擇②也。史鰌③曰:「君親而近之,至敬以遜④;貌⑤而疏之,敬無怨。」然則親與疏,其於成忠無擇也。孔子曰:「自娛於檃(yǐn)括⑥之中,直己而不直人,…

群書治要三六〇(2-93)

93.子曰:「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順,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卷一 周易) 【白話】孔子說:「上天所輔助的是能夠順從正道的人,人們所扶助的是篤守誠信的人。按照誠信的要求去做事,而時刻不忘記順從天地之道的人,能夠從上天得…

群書治要三六〇(2-92)

92.夫大人者,與天地合①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卷一 周易) 【注釈】①合:符合,相同。 【白話】聖明之人,他的道德像天地一樣覆載萬物,他的聖明如同日月一樣普照萬物,他施理政事像四時一樣井…

群書治要三六〇(2-91)

91.坤,至柔而動也剛,至靜而德方,含萬物而化光①。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卷一 周易) 【注釈】①化光:德化廣大的意思。 【白話】坤卦六爻皆陰,至柔,但一有所動便顯示出剛健的特性;它的形態是至靜的,但具有方正的德性,含養萬物而德化廣大。坤道是…

群書治要三六〇(2-90)

90.天地以順動①,故日月不過,而四時不忒。聖人以順動,則刑罰清而民服。豫之時義大矣哉!(卷一 周易) 【注釈】①順動:順應事物固有的規律而運動。豫卦坤下震上,坤為順,震為動。 【白話】天地順應自然規律而動,所以日月運行不會失度,四季輪轉沒有誤差…

群書治要三六〇(2-89)

89.《彖》曰: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卷一 周易) 【白話】《彖傳》說:觀察天象,可以知曉四季的變化規律;觀察社會的人文現象,可以推行教化而實現天下大治。 【日本語訳】『彖傳』は言いました。「天象を観察することによって、四…

群書治要三六〇(2-88)

88.官者無關梁,邪門啟矣;朝廷不責賢,正路塞矣。所謂責賢,使之相舉也;所謂關梁,使之相保也。賢不舉則有咎,保不信亦有罰。有罰則有司莫不悚也,以求其才焉。(卷三十 晉書下) 【白話】選任官員不嚴格把關,不正之門就會開啟;朝廷不求取賢人,入仕的…

群書治要三六〇(2-87)

87.古之官人,君責之於上,臣舉之於下。得其人有賞,失其人有罰。安得不求賢乎?(卷三十 晉書下) 【白話】古時候任用官員,君主在上面提出(選拔的)要求,臣子在下面保舉推薦。所舉薦的人得當,就獎賞舉薦者;所舉薦的人失當,就處罰舉薦者。這樣臣子們…

群書治要三六〇(2-86)

86.古者取士,諸侯歲貢①。孝武之世,郡舉孝廉,又有賢良文學之選。於是名臣輩出,文武並興。漢之得人,數路②而已。(卷二十三 後漢書三) 【注釈】①歲貢:古代諸侯郡國定期向朝廷推薦人才的制度。②路:途徑,門路。 【白話】古代選取士人,要求諸侯定期向朝…

群書治要三六〇(2-85)

85.子墨子曰:「今者王公大人為政於國家者,皆欲國家之富、人民之眾、刑政之治。然而不得,是其故何也?是在王公大人為政於國家者,不能以尚賢事能為政也。是故國有賢良之士眾,則國家之治厚。故大人之務①,將在於眾賢而已。」(卷三十四 墨子) 【注釈】①…

群書治要三六〇(2-84)

84.國之所以不治者三:不知用賢,此其一也;雖知用賢,求不能得,此其二也;雖得賢不能盡,此其三也。(卷三十六 尸子) 【白話】國家不能得到治理有三方面的原因:不知道推舉任用賢德之人,這是其一;雖然知道任用賢人卻求不到賢人,這是其二;雖然得到賢…

群書治要三六〇(2-83)

83.若託物以風喻,微生而不切,不切則不改。唯正諫直諫可以補缺也。(卷四十七 政要論) 【白話】如果假借一些事物來進行委婉的勸諫,言辭隱微不顯而不能夠切中要害,不能切中要害,就很難改正錯誤。只有不畏強凌弱、直言地勸諫,才能補救君主的過失。 【日…

群書治要三六〇(2-82)

82.故曰:「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扶之之道,莫過於諫矣。故子從命者,不得為孝;臣苟順者,不得為忠。是以國之將興,貴在諫臣;家之將盛,貴在諫子。」(卷四十七 政要論) 【白話】因此(孔子)說:「君主遇到危險而不去護持,君主就要跌倒…

群書治要三六〇(2-81)

81.夫不能諫則君危,固諫則身殆。賢人君子,不忍觀上之危,而不愛①身之殆。(卷四十七 政要論) 【注釈】①愛:吝惜,捨不得。 【白話】臣子不能諫諍,君主就會有危險;堅持進諫,臣子自己就會有危險。真正的賢人君子,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君主處於危險之中,因…

群書治要三六〇(2-80)

80.臣,治煩去惑者也。是以伏死①而爭②。(卷五 春秋左氏傳中) 【注釈】①伏死:甘願捨棄生命。②爭:通「諍」。諍諫。 【白話】臣下,是為國君整治繁亂和解除迷惑的人。因此要冒死去諫諍規勸。 【日本語訳】臣下は、国君に混乱を抑えたり、困惑を解除した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