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印光法师文钞读书会第760天

印光法师文钞.读书会第760天

宏海法师 导读

印祖说到“无净土”的特征时,连发愿生生世世出家为僧做大法师这样的情况也包括进去了,所以禅师就又疑惑了,问道,出家为僧,弘法利生,上求下化,这有什么错吗?
印祖回答:“若是已断见思,已了生死,乘大愿轮,示生浊世,上宏下化,度脱众生者,则可。若或虽有智愿,未断见思。纵能不迷于受生之初,亦复难保于毕生多世。以虽能宏法,未证无生,情种尚在,遇境逢缘,难免迷惑。倘一随境迷,则能速觉悟者,万无一二。从迷入迷,不能自拔,永劫沉沦者,实繁有徒矣。如来为此义故,令人往生净土,见佛闻法,证无生忍。然后乘佛慈力,及己愿轮。回入娑婆,度脱众生。则有进无退,有得无失矣。”
印祖并不是简单地说出家为僧、一闻千悟、得大总持不好,而是作了一个简择,特指凡夫僧而说的。虽然生生世世为僧也有功德,但是他并没有断尽烦恼,情见的种子也还在,就容易迷惑颠倒。即使这一世不迷,却难保生生世世不被种种的世俗境界所迷惑。这就很危险了。
所以释迦牟尼佛才要说净土,就是让人先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彻证无生法忍之后,得到了不退转位,再乘着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以及自己的本愿之轮,回到娑婆世界,度一切众生。这样的修行才保险。
各宗都是在见思烦恼还没断的情况下,发心要生生世世住在娑婆世界弘法。只有净土不容许这样做。因为末法的凡夫众生要实现横超的大目标,一定就要有大舍。大舍之后才能有大得。
但是世间人经常对有禅有净土存在误区,以为凡是参禅的就是有禅,凡是念佛的就是有净土。这种偏见所带来的祸害,真是无穷无尽。

▲…原文…▲

 

➤ 印光法师文钞:《净土决疑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