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印光法师文钞 白话-增广・卷一

复永嘉某居士书四

◤…读书会第115天…◢ 云栖大师立法教人,皆从平实处著手。依之修持,千稳万当。断不至得少为足,著魔发狂。 莲池大师树立规范教导他人,都是从平易朴实的地方著手。依照修持,千稳万当。断然不会得少为足,或著魔发狂。 王耕心入道之要,未能十分明了,便…

复永嘉某居士书三

◤…读书会第109天…◢ 弥陀经当依蕅益要解。衷论[1]诠释,多有任己见,违经旨处,不可依从。 学习《阿弥陀经》应当依从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王耕心所作之《摩诃阿弥陀经衷论》的诠释,有很多随任自己的见解,违背经文义旨的地方,不可依从。 佛为九法界…

复永嘉某居士书二

◤…读书会第106天…◢ 弥陀衷论[1],若经若论,皆有功于净业行人。亦有启后人妄作排古之端,其过殊非浅浅。当取其闭关专修之法。其所谓自匡庐创建莲宗以来,无一识经义者,其亲证三昧,唯一省一大师。皆其偏见局论,最为轻藐古德。开我慢之道,邀来哲共游,…

复永嘉某居士书一

◤…读书会第101天…◢ 综观二十年间决择问学,备历艰险。竟能从儒入佛,即俗修真[1]。简去自力,专宗净土。可谓三生有幸,一道同归者也。幸甚慰甚。 综观(你)二十年来的决择问学,备历艰险。竟然能够从儒家进入佛教,在世俗中基于俗谛来修真谛。简除自力…

复永嘉某居士昆季书

◤…读书会第93天…◢ 仲春一别,忽值夏令,光阴迅速,殊堪惊人。每忆二位信心真切,法眼未明,致令舍高明而取卑暗。何异弃家里之活佛,供野外之土偶。不特自失正见,贻诮(qiào)大方。即光亦进退咸乖,殊深惭赧(nǎn)[1]耳。 农历二月一别后,转眼又到了夏天,…

与泰顺林枝芬居士书二

🔎 ◤…读书会第331天…◢ 佛法至今,衰残实甚。茫茫众生,如盲无导。纵有一二知识为之开示。以业深障重故,正智不开。虽闻正法,不生信向[1]。纵生信向,亦属浮泛。如醉如梦,了无定见[2]。一遇邪魔外道,则如蝇逐臭,如蛾赴火。蚁聚乌合,动盈千万。 佛法到了…

与泰顺林枝芬居士书一

◤…读书会第328天…◢ 李纲[1]是一通方[2]作家。以易与华严对论,谓其全合,是善知识不拒来学[3],引人入胜,就彼所知而令扩充。 宋朝的李纲是一位通达各种学问的大家。将《周易》与《华严经》进行对比论述,认为二者完全相合,这是善知识不拒绝后来的学习…

复泰顺林介生居士书二

◤…读书会第89天…◢ 数载未晤,时常忆念。今秋令兄枝芬赴乡试,持书来山,方悉居士近来操持。又言家门不幸,丧其爱子。旦夕忧思,不能置怀。予欲详陈事理因果,以录遗[1]期迫,不能住宿,故略言之。 几年未见,时常想念。今年秋天,你的哥哥枝芬到省城科考…

复泰顺林介生居士书一

◤…读书会第86天…◢ 不慧为儒未能,学佛不就。久离故乡,欲反未能。每一省察,惭惶无地。忽接华翰[1],若遇故人。但书中赞誉过分,令人如临鈇钺(fū yuè)[2]耳。祈以后再有笔谈,勿用此套。 我学习儒家,没什么收获,学习佛法,也没有什么成就。离开故乡很久…

与卫锦洲居士书

◤…读书会第74天…◢ (因邻火延烧,物屋一空,其妻惊骇病故,遂心神迷闷,如醉如狂。) (卫锦洲居士因为邻居失火延烧,财物房屋全部烧光,妻子惊吓病死,他于是心神迷失郁闷,如酒醉颠狂一般,不能清醒。) 法华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

与心愿居士书

(代友人作) ◤…读书会第325天…◢ 心者,一身之主,万法之宗。顺之则速成菩提,逆之则永沉生死。一切众生,迷背本心,随逐妄境,起贪瞋痴,造杀盗淫。轮回于六道之中,汩没于三界之内。久经长劫,莫能出离。 心,是色身的主人,万法的根本。随顺本心而行…

与陈锡周居士[1]书

◤…读书会第54天…◢ 如来出世,说法度生,原欲一切众生,直下了生脱死,亲证无上觉道而已。但以众生根机不等,不能究竟畅佛本怀。只得随顺机宜,循循善诱。 如来出世,说法度生,原本想要一切众生,直接当下了生脱死,亲证无上觉道而已。但是因为众生根机不…

复高邵麟居士书四

◤…读书会第43天…◢ 接手书。知居士近来修持亲切[1],自讼[2]寡过[3],希圣希贤[4]。非徒博一修行之虚名而已。欣喜无量。 接到你的信。知道你近来修持真切,自责并减少过错,希求效法圣者贤人。并不只是想要博得一个修行的虚名而已。非常欣喜。 夫欲学佛祖…

复高邵麟居士书三

◤…读书会第34天…◢ 书中语语真实,欲得佛法实益。但以未知净土法门之所以,其心愿便与佛愿相违。世之修持求了生死者多矣。然每每以己愚见,测度如来不思议大法。遂致北辕适越[1],不能了脱。今生尚无正见,况来生乎。万一复得人身,而被今生所修之痴福所迷…

复高邵麟居士书二

◤…读书会第30天…◢ 来书言礼法华经,摄心念佛,及欲寡其过而未能,拟欲依功过格日常检点。足见汝近来操修,实属为己之学[1],非如今人之唯欲沽名邀誉,自欺欺人之可比也。幸甚幸甚。 来信说你在拜《法华经》,摄心念佛,以及想要减少过失而未能做到,打算…

复高邵麟居士书一

◤…读书会第23天…◢ 谢恩光来山,持阁下书,展读之下,见其慕道心切,而愿力宏大,誓期深入,而不肯得少为足,欣慰无量。至于过赞不慧,令人惭愧无似[1]耳。 谢恩光来到普陀山,带来你的书信,展读之后,见你慕道之心很迫切,而且愿力宏大,誓期进一步深入…

与福建刘廷诚居士书

◤…读书会第322天…◢ 原夫诸佛为一大事因缘[1]故,出现于世。所谓大事因缘者,无非欲令众生开示悟入[2]佛之知见,直下成佛而已。 诸佛为了一件大事的缘故才出现在这个世间。所谓的“一件大事”,无非是想要使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直至成佛而后已…

复邓新安居士书

◤…读书会第18天…◢ 今春令兄来书,观其词意,恳挚真切,光因不揣固陋[1],略为启发。至四月间又来一书,其讼过自责,询求出要,颇合克己复礼[2],亲师取友之行。光阅之,不胜庆悦,因亦缕析条陈以复之。 今年春天你的兄长来信,看他信中的文词语意,恳挚真…

复邓伯诚居士书二

◤…读书会第10天…◢ 接手书,读之令人心神畅悦。蘧(qú)伯玉[1]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2]。孔子年将七十,尚欲天假之年,卒以学易,以祈乎无大过[3]。圣贤之学,未有不在起心动念处究竟者。 接到你的信,读后令人心情畅快愉悦。蘧伯玉在五十岁时,反省…

复邓伯诚居士书一

◤…读书会第1天…◢ 相晤已来,忽满六年。不但星霜[1]屡更,即国历已非其旧。世相无常,诚可叹悼[2]。 相见以来,转眼已经有六年了。不但岁月反复更替,就是朝代也出现了变化。世相无常,实在可叹可伤。 接手书,知不废净业,洵[3]足嘉美[4]。而云身心不安之…

复泰顺谢融脱居士书二

◤…读书会第319天…◢ 得手札[1]。知阁下尚未圆具[2],及贵宅贵乡佛法流通之象,喜不自胜。虽然,吾于喜中,不无大忧。何以言之。 接到您的信。了解到您尚未受大戒,以及您家里、乡里,佛法流通的情况,非常欢喜。虽然如此,我在欢喜之中,也有大忧虑。为什…

复泰顺[1]谢融脱居士书一

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2]。此圣人以己之心无念虑,而随机说法示人也。断断不可会作谦词。 《论语・子罕》中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这是孔圣人因为自己的内心没有妄…

复濮大凡[1]居士书

◤…读书会第310天…◢ 遥捧云章[2],实深惭愧。不慧[3]幼失问学[4],长无所知,客路竛竮,寄食普陀。不亿阁下,以宿承佛嘱,乘愿再来,得儒佛之心宗,穷性相[5]之秘藏[6],遍参缁素[7],力修净业之出格豪杰,过量大人[8]。乃不耻下问,询于刍荛(chú ráo)[9]…

与佛学报馆书

(节录) ◤…读书会第297天…◢ 大觉世尊,于无量劫,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以髓为水,流通常住[1]法宝,普度一切众生。 大觉世尊,于无量劫来,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以髓为水,流通常住法宝,普度一切众生。 佛学丛报一书,直使佛法流…

与四明观宗寺[1]根祺师书

🔎 ◤…读书会第294天…◢ 接手书,并显感利冥录[2],不胜欢喜。知谛公此番讲经,比前次更觉光辉。因逐一看毕,即送余人。多有见闻,深为诧异。私相谓曰,谛公已证圣果,关帝尚未明心。光闻而谓之曰,此事须从白关[3]用心处究,则事理两当,绝无滥圣屈贤之失。 …

复海曙师书

◤…读书会第291天…◢ 友人以时事新报征文启见寄。光企座下[1]发挥佛祖道妙,以结法缘。座下以执心在内(一),直指见性是心非眼(二),色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三),眼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四),十二处[2]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五),地大周遍(六),一心…

与悟开师书

◤…读书会第286天…◢ 窃闻净土者,乃究竟畅佛本怀之法也。高超一切禅教律,统摄一切禅教律。略言之,一言一句一偈一书,可以包括无余。广说之,虽三藏十二部之玄言,五宗诸祖师之妙义,亦诠不尽。纵饶尽大地众生,同成正觉,出广长舌,以神通力,智慧力,…

与融明大师书

◤…读书会第280天…◢ 古人云,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佛法难闻,生死难了。 古大德们曾说:投身为人是很困难的,出生在中土繁荣的地方也是很困难的,听闻到佛法,以及了脱生死出离轮回,同样十分困难。 ◤…读书会第281天…◢ 我等幸得人身,生中国,闻佛法…

与友人论校经纲要书

◤…读书会第276天…◢ 佛经义理无穷,随人所见,各自著述。只一经也,别圆[1]终顿[2],所判不同。因缘观心[3],所释各异。 佛经的义理无穷,随人所见,各自有所著述。只是一部经,就有别教、圆教(天台四教)、终教、顿教(贤首五教),判教的不同。就因缘…

与大兴善寺体安和尚书

(戊戌年稿。教行理三,唯约教论。今以教理约教,行果约机,谓依教理以起行,行满方克证果也。) (1898年的那篇稿中,对于教、行、理这三方面,只是针对“教”这方面进行了讨论。现在这篇稿将教、理归为“教”,将行、果归“机”来说明。依着佛所说的经教才能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