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懂

印光法师文钞

印光法师文钞 白话-续编・卷下

涵江三江口仙庆寺净业社缘起

(民国二十) 念佛一法,乃佛法中之总持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之则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下之则逆恶凡夫,亦可预入其中。 念佛法门,是佛法中的总持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至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净土法门之外;下至五逆、十恶的凡夫,也能加入…

成复初忏悔文跋

(民国二十五) 因果者,圣人治天下,佛度众生之大权也。人若知因果,自可格除人欲,遵循天理,以复其本具之良知。则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事,皆由此而扩充发现矣。 因果者,圣人治天下、佛度众生之大权也。人们如果懂得因果,就自然可以…

印送净土五经跋

(民国二十六) 梵网经云,汝是当成佛,我是已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华严经云,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则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梵网经》中说:“汝是当成佛,我是已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

莲宗正传跋

(民国十八) 法雨涓滴录一书,于临终助念,及洗沐,换衣,哭泣等,破坏正念之利害,颇有发明。周师导之母,幸得助念之力,故得正念昭彰,现诸瑞相而终。 《法雨涓滴录》这部书,对于临终助念的利益,以及洗沐、换衣、哭泣等行为,破坏正念的害处,阐发得非…

礼念观世音菩萨求子疏

(民国二十九年庚辰季春作) 伏以观音大士,誓愿洪深,法界有情,等蒙摄受。善根未种未熟未脱者,令其即种即熟即脱。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 伏以观音大士,誓愿洪深,法界的有情众生,全都平等地承蒙他的摄受。善根未种、未成熟、未解脱的众生…

募建永年祈祷普利会疏

(民国十八年,代王一亭居士等作。后因明觉师旋逝,未行) 窃以世界本清宁,由情见互异,而遂成棼(fén)乱[1]。天心原慈善,因众生恶感,而屡降灾殃。是以近多年来,刀兵,水旱,饥馑,疾疫,频频降作,民不聊生。 我私下认为,世界本来清净安宁,只是由于众…

杭州南天竺演福寺募修大殿并各殿堂寮舍疏

(民国十八) 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前,早成佛道,号正法明。但以慈悲心切,度生情殷,故复不离寂光,垂形九界,随类逐形,寻声救苦,种种方便,度脱众生。 观世音菩萨,在无量劫前,早已成就佛道,号正法明如来。但是因为慈悲心深切,度脱众生的情怀殷勤,…

扬州江都扬善坝莲修精舍募建大殿疏

(民国二十三)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不断惑业,得预一生补处。即于现世,定出六道轮回。以其为禅教律密一切诸法之归宿,三世诸佛圆满菩提之要道故也。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

郃阳东乡赵家村观音寺募修葺殿宇圣像疏

(民国二十四) 观音大士,誓愿弘深,法界众生,等蒙摄受。善根未种未熟未脱者,令其即种即熟即脱。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 观音大士,誓愿弘深,法界众生,平等承蒙菩萨摄受。善根没有种下、没有成熟、没有解脱的人,就让他立即种下、立即成熟…

赣州寿量寺重兴缘起疏

(民国二十二) 实际理地,历尘劫而不变不迁。佛事门中,随因缘而有兴有败。虽否极泰来,属于天运。而革故鼎新,实赖人为。 真如无相的境界,经历微尘点数劫而不会改变。佛事门中,随因缘而有兴衰成败。虽然说否极泰来,属于天运。但是革故鼎新,的确要靠人…

普陀山普济寺浚莲华池募缘疏

(民国二十年代作) 普陀名山,乃大士示迹之胜地。普济禅寺,实国民祈福之道场。由是历朝钦敬,举世尊崇。 普陀山,是观音大士示现化迹的胜地。普济禅寺,的确是国民祈福的道场。因此历朝王臣钦敬,举世人民尊崇。 佛殿经楼,杰出于云霄之外。皇文御碑,辉煌…

宗道名说

(民国十九) 未生儿,法名宗道,此名即作毕生之称呼,不必更起乳名,冠名并字与号也。何以故,欲其顾名思义以自淑,复以表率一切也。 你那还没有出生的孩子,起法名叫宗道,这个名就作为他一辈子的称呼,不必再另外起乳名、冠名,以及字与号了。为什么呢?…

三余德堂名说

(民国二十) 宁子德晋,以己之三余堂求开示,冀即世间法,贯通佛法,俾后世子孙,各守敦伦修心之道,以行自利利人之事云。 宁德晋居士,拿自家的“三余堂”这个名字来求开示,希望不离世间法,来贯通佛法,使后世子孙,每个人都恪守敦笃人伦、修养自心的大道…

普劝敬惜字纸及尊敬经书说

(民国二十四) 人生世间,所资以成德达才,建功立业,以及一才一艺,养活身家者,皆由文字主持之力,而得成就。 人生在世间,赖以形成品德、通达事理,建功立业,以及学会一才一艺,从而养活身家的这些结果,都是通过文字主持的力量,才获得成就的。 字为世…

法云寺佛教慈幼院规约书后诫勖诸生

(民国二十一) 天下事,均以诚为根本。诚之所至,金石为开。其成绩实效,均资于诚。 天下的事,都以诚为根本。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事业的成绩、实效,都取决于一个“诚”字。 慈幼院,自发起开办以来,诸董事均秉济贫恤孤之诚心,费尽精力,为之筹画。俾贫苦…

题王宗懿女士书弥陀经弁言

(民国二十四) 世出世间诸法,无不以诚为本,诸修行人,更当致诚。诚则业障消除,善根增长。 世出世间一切诸法,无不以诚为根本,诸位修行佛法的人,就更应当致诚。只要有诚心,那么业障就能消除,善根就能增长。 凡诵经时,必须息虑忘缘,一心净念,如对圣…

江苏吴县佛教会通告各寺院僧众巽言

(民国二十三) 大觉世尊,乘悲愿以示生,本人心而立教。俾迷头认影[1]者,亲见本来面目。怀宝受窘[2]者,顿获原有家珍。故得三乘速证菩提,六凡同登觉岸。此道传天上天下,教布三千大千之所由来也。 大觉世尊,乘悲愿示现降生在世间,根据人们的心性来建立…

示冯右书居士临终法语

汝病既重,但当一心念佛,求佛接引往生西方。此心若诚,必能满愿。至于所有罪业,不必以此为虑。 你的病已经很重了,只应当一心念佛,求佛接引往生西方。这个心如果真诚,就必定能够满愿。至于所有的罪业,不必为此担心忧虑。 以果能极力至心求生西方,即可…

示周余志莲女居士法语

(民国二十) 汝已七十多岁,不久就要死了。现在就要把一切事,通安顿好。心里头除过念佛外,别无一件事挂牵,则临终时,方可无挂无碍。 你已经七十多岁,不久就要死了。现在就要把一切事,全都安顿好。心里头除了念佛之外,别无一件事牵挂,那么临终时,才…

答曲天翔居士问二十七则

(民国二十一) ●问,弟子信佛之原因,以研究催眠术始。昔闻俗语云,九修天子十修佛。以为十世方成,每恐半途而辍,则前功尽弃。早知当生成道,则早即念佛矣。年已二十有七,甚悔发心之晚也。 问:弟子信佛的原因,是从研究催眠术开始的。过去曾听俗语说:“…

示殷德增母子法语二则

(民国二十五) 因果二字,遍摄世出世间一切诸法,罄无不尽。盖不特佛教之所尚,亦世法之所不废也。其在儒书,早垂明训。易云,积善余庆,积不善余殃。书云,作善降祥,作不善降殃。岂非因果之谓耶。而春秋左氏传所载,一切奇奇怪怪,善善恶恶,皆因果之实录…

示华权师病中法语

(民国二十一) 人生在世,皆不能免疾病死亡之苦。当此等苦事发现之时,唯有放下万缘,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若气促,则只念阿弥陀佛四字。一心求佛慈悲,接引你往生西方。除此一念外,心中不可再起一丝毫别种的想念。亦不可望病速好,亦不可另起求神求天保佑…

学医发隐

(民国二十七年为弟子朱清泰说) 佛为大医王,普治众生身心生死等病。然生死大病,由心而起,故先以治心病为前导。果能依法修持,则身病即可随之而愈。 佛是大医王,普治众生身、心、生死等病。然而生死大病,是由心引起的,所以首先把治疗心病作为前导。果…

人字发隐

(民国二十七年为一弟子说) 人为倮(luǒ)虫[1]之长,身不过数尺,寿不过数旬,竟与高厚悠久莫测之天地,并称三才,其义何属。 人只是没有羽毛鳞甲的动物中智慧最高的一种,身高不过几尺,寿命不过几十年,竟能和高厚、悠久莫测的天地,并称为三才,其意义究…

婺源县内成立佛光分社发隐

(民国二十二) 佛光者,心光也。此之心光,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只因众生从未悟故,不能得其受用,反承此心光之力,起惑造业,轮回六道,了无止息。 佛光,就是心光。这个心光,在凡夫位并不减少,在圣者为也不增加。只因为众生从来没有觉悟的缘故,所以得…

婺源翀(chōng)田佛光分社发隐

(民国二十) 佛光者,心光也。此之心光,生佛同具,平等一如,佛不加增,生不加减。以故世尊初成正觉,深叹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也。但以从未悟故,不免以智慧德相,作无明业识,迷心逐境,背觉合尘。犹如长夜趋走,不见正道,不是撞墙磕壁,便是堕坑…

家庭教育为天下太平之根本发隐

(民国二十七) 世乱极矣,人各望治,不知其本,望亦徒劳。其本所在,急宜知之。家庭母教,乃是贤才蔚起,天下太平之根本。不于此讲求,治何可得乎。 世间已经坏乱到了极点,虽然每个人都希望得以治理,但却不知道治理的根本是什么,所以希望也是徒劳的。这…

林文忠公[1]行舆[2]日课发隐

(民国二十三) 详观古之大忠大孝,建大功,立大业,道济当时,德被后世,浩气塞天地,精忠贯日月者,皆由学佛得力而来。世儒不知道本,只见已然之迹,而不知其所以然之心。致其本隐而不显,潜而不彰。以拘儒忌佛,故多主于潜修密证,不自暴露。若详审其行迹…

净土指要

(民国二十) 净土法门,乃如来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逆恶罪人,亦可预入其中。不断惑业,得出轮回。即此一生,定登佛国。末世众生,根机陋劣,舍此法门,其何能淑。 净土法门,是如来一代时教中的特别法门。…

临终三大要

(民国十九) 世间最可惨者,莫甚于死,而且举世之人,无一能幸免者,以故有心欲自利利人者,不可不早为之计虑也。实则死之一字,原是假名,以宿生所感一期之报尽,故舍此身躯,复受别种身躯耳。 世间最悲惨的事,莫过于死,而且全世界的人,没有一个能够幸…